•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全球動態:格爾木全力打造青藏高原平安建設新高地
      發布時間:2022-11-03 07:39:14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本報記者韓萍徐鵬巍巍昆侖山,中國鹽湖城。位于昆侖山下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地處“聚寶盆”柴達木盆地南緣,是一座新興工業

      □ 本報記者 韓萍 徐鵬

      巍巍昆侖山,中國鹽湖城。

      位于昆侖山下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地處“聚寶盆”柴達木盆地南緣,是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更是國家級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


      (相關資料圖)

      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的平安建設。格爾木在2019年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2019年、2020年連續獲評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市、區)”,2020年摘得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桂冠,并入選中國最具安全感百佳縣(市)。在2021年的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上,第三次被授牌命名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捧得平安中國建設最高獎“長安杯”。

      “我們始終將平安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在健全平安建設新機制、構建平安建設新格局、打造地方特色治理品牌、夯實基層基礎、防控風險隱患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打造青藏高原平安建設新高地,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格爾木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宋來海說。

      堅持黨的領導凝聚平安力量

      如何治理一個流動人口多、企事業單位多、破舊平房多、出租大院多、流動人口變化快等具備“八多一快”特點的社區?

      昆侖路街道建興巷社區的答案是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精織“組織、服務、網格、防控、智慧”五張網。

      “組織網是將轄區各級黨組織整合起來,形成大黨建合力效應;服務網是通過便民服務站,一條龍辦結群眾各類事項;區域網是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防控網是壯大群防群治力量;智慧網是建立微信群服務群眾,利用遠程聯動系統化解矛盾糾紛。”社區黨支部組織委員魏火紅脫口而出。

      如今的建興巷社區,社區服務到位了,矛盾糾紛少了,社會治安好了,居民群眾的氣順了,幸福感強了。

      “格爾木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平安格爾木建設領導小組,做實平安建設‘1+11’工作機制。將平安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列入黨政領導班子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建立市級領導聯系基層‘大區長’制和鄉鎮(街道)‘大黨建’制,全面落實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宋來海介紹說,格爾木還制定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方案等系列指導性文件,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強化平安建設政策支撐。

      同時,格爾木堅持發揮黨的領導政治優勢,在全市范圍推行“黨建+N”五維共治治理模式,大聯動構建平安建設新格局。

      “昆侖義警”就是群防群治隊伍的代表。目前,格爾木市公安局13個部門已建立“昆侖義警”工作模式。白云路派出所所長祝海濤介紹說,“昆侖義警”在民警帶領下,開展巡邏防控、糾紛化解、場所檢查等工作,他們是平安建設的重要力量。

      因地制宜打造平安建設亮點

      以農業為主、牧業為輔的郭勒木德鎮近年來聚焦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牧業發展、鄉風文明和基層治理等工作,努力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設,涌現出“三聯一巡一站一中心”“一巷八戶長制”“數治郭鎮”等新型治理模式。

      在郭勒木德鎮綜治中心,鎮政法委員李寧指著大屏說,如今重點部位和重點路段的情況實時展現,線上和線下巡邏優勢互補,增強了治安防控能力,“我們還整合多部門的調解資源和力量,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一巷八戶長制”則是郭勒木德鎮紅柳村的創新做法。紅柳村每條巷道正好8戶人家,村民有需求,戶長即刻到;農戶有矛盾,戶長即刻調。今年以來,紅柳村未發生一起矛盾糾紛。

      宋來海說,近年來,格爾木積極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突出打造地方特色治理品牌。加大生態環保領域違法犯罪打擊力度,督促轄區內78家礦山企業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賬戶。打造“加強檢行協作、保護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檢察品牌,構建“刑責+賠償+修復”生態環境保護模式。

      格爾木持續開展民族團結“十二進”活動,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深度融合發展,加強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示范村建設,打造社區“石榴籽”家園。加強與西藏、新疆等毗鄰地區協作,長效化解風險隱患。構建日常駐防本地、戰時統一調度、應急集中增援、拉動聯勤聯訓“大特警”模式。持續推進16個行業系統和領域平安細胞創建,全市平安創建達標率穩定在90%以上。

      新時代“楓橋經驗”夯實平安之基

      格爾木按照“綜治中心+網格化管理”運行模式,推行“全科”網格建設,建設綜治中心84個,劃分基礎網格324個,明確網格事項46項,配備網格員800名。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展信訪工作“三無市”創建和“化信訪、清積案”系列活動,創新成立青海首家縣級法學會和村級法律會診站,設立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訴調對接中心、老城區拆遷改造矛調中心,打造“刮碗子”調解室、“八和”調解室,矛盾糾紛調處辦結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格爾木法院注重訴源治理,將“和合”文化融入糾紛化解工作,打造“八和”調解室,秉承“和”的調解理念,情理法相結合化解糾紛。

      “在長期的調解實踐中,我們摸索出熱心、誠心、細心、耐心、公心‘五心調解法’,總結出情感溝通法、案例展示法、縮短距離法等10種行之有效的調解方法,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矛盾糾紛,切實讓群眾感受到司法溫暖。”格爾木市人民法院院長王軍說。

      格爾木還將防控風險作為平安建設的“牛鼻子”來抓,強化情報信息收集研判,嚴密防范暴恐風險;建立重要場所部位公安武警聯勤武裝巡邏、中心區域“警城聯動”、村社警民聯動及“十戶聯防”等群防群治模式;開展成品油、寄遞物流、鐵路沿線亂點亂象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各類網絡犯罪,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率大幅下降。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