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世界熱推薦:郟縣“無毒村”創建列入“五星”工作清單
      發布時間:2022-10-23 08:36:45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本報記者趙紅旗“原想著在田間地頭種上幾棵大煙(罌粟)苗不是什么事,就是用土辦法治常見病,聽了村里的禁毒宣傳課,才知道這是違法行為。

      □ 本報記者 趙紅旗

      “原想著在田間地頭種上幾棵大煙(罌粟)苗不是什么事,就是用土辦法治常見病,聽了村里的禁毒宣傳課,才知道這是違法行為。”前不久,在河南省郟縣冢頭鎮花園村一處建筑工地務工的外來人員李某說。


      (資料圖片)

      “定期開展禁毒宣傳,增強群眾的識毒、拒毒、鏟毒意識,有效打擊種植毒品原植物違法行為,徹底鏟除毒品隱患,是我們村的一貫做法。”郟縣人大代表、花園村黨支部書記李國斌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說,花園村共有7個村民組,946人,有禁毒專職宣傳員2人,禁毒志愿者15人,10年間沒有涉毒違法犯罪發生。

      “今年以來,在‘五星’支部創建中,‘無毒村’創建是其中的一項內容。過去,黨支部采取‘一對一’方式,把禁毒宣傳精確到每一名村民,確保不漏一人。今年,黨支部把禁毒宣傳擴大到每一名外來人員。”李國斌說。

      郟縣縣委書記王景育說,2022年,縣委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工作中,開展了“五星”支部創建,即“產業興旺星、生態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過硬星”。其中,“平安法治星”由縣委政法委牽頭,縣公安局等相關部門負責。縣委采納縣禁毒委的建議,將“無毒村”創建納入到“五星”支部創建中,列入“平安法治星”工作清單,切實推動全縣禁毒工作走深走實。

      郟縣地處河南省中部偏西,是典型的農業縣。近年來,派出所民警發現,個別村民因不了解相關禁毒法律知識,以土方治病為由私自種植罌粟。縣長、縣禁毒委員會主任李紅民態度堅決:“發現一株鏟除一株!在全縣開展禁種鏟毒專項行動的同時,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培養全民禁毒意識,提高防毒拒毒能力。”

      “個別農民以罌粟能治病止痛而私下種植,這與法治宣傳教育不夠、農村基層組織失察有關。強化村黨支部建設,尤其是與‘五星’支部創建結合起來,能有效預防此類行為的發生。我們將禁種鏟毒任務分解到村,把禁種責任落實到每一戶。”副縣長、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楊繼朝說。

      在“無毒村”創建中,村黨支部堅持不放過一溝一壑、一坡一地、一家一院、一株一苗,組織村干部、禁毒志愿者以及網格員組成工作隊,開展拉網式、地毯式人工踏查,同時展開禁毒宣傳,營造良好的禁毒氛圍。

      在王家莊村,一提起罌粟,村支部書記石發明搖搖頭說:“現在村民再也不種了!”2022年春,派出所民警與村干部禁毒志愿者在王家莊村鏟除荒地上長出的多株野生罌粟幼苗時,圍觀的村民說:“這不是茼蒿嗎?茼蒿也有毒?”面對村民的困惑,民警解釋道:“茼蒿是貼著地面長的,野生的罌粟幼苗是直立長的。罌粟長大以后是多桿的,獨立一株,上面結一個果實。”

      事后,王家莊村專門邀請民警為村民講解罌粟苗辨別常識。民警說:“罌粟屬于毒品原植物,我國法律規定一株都不能種,種一株就是違法行為。要堅決杜絕種植、購買、食用罌粟及其幼苗,如發現有人種植、買賣罌粟果和幼苗,請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村民們表示,以后發現罌粟,會馬上向公安機關報告,并鏟除。

      “村黨支部組織村委會干部挨家挨戶簽訂禁毒承諾書,村民均保證不在責任田、自留地、承包田種植毒品原植物,不吸毒,不制毒,不販毒。這為創建‘無毒村’奠定了基礎。”石發明信心滿滿地說。

      “‘五星’支部創建強化了農村基層基礎工作,激發了‘無毒村’創建的積極性,實現了農村禁毒治理模式由‘掃掃灰塵’向標本兼治轉變。”楊繼朝表示。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