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世界快消息!礦產資源領域法律制度建設持續推進
      發布時間:2022-09-21 20:40:45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張維9月2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全面反映了2021年以來中國在地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9月2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全面反映了2021年以來中國在地質礦產調查評價、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礦山生態修復、綠色礦山建設等方面的新進展,礦產資源政策法規方面的新變化,礦產資源管理方面的新舉措等。本年度《報告》還設置了專欄,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礦產資源領域的工作成就。

      《報告》顯示,地質找礦不斷取得突破,礦產資源家底進一步夯實。截至2021年底,中國石油、天然氣剩余探明技術可采儲量已達36.89億噸、63392.67億立方米,油氣地質勘查在鄂爾多斯、準噶爾、塔里木、四川和渤海灣等多個盆地新層系、新類型、新區勘探取得突破。非油氣礦產地質勘查取得重大進展,2021年全國新發現礦產地95處,其中大型38處,中型34處。

      礦產資源領域法律制度建設持續推進,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頂層設計方面,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領域立法與監管,礦產資源法修改工作持續推進,《地下水管理條例》公布實施。制度建設方面,礦業權評估師職業資格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明確界定與地質勘查相關的臨時用地使用范圍。編制實施各級礦產資源規劃;規范開展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啟用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監管服務平臺,礦業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推進礦產資源儲量管理改革措施全面落地,推動儲量管理信息化建設;出臺礦業權出讓登記工作規程,做好礦業權出讓登記信息公開;嚴格規范古生物化石發掘、進出境審批。

      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取得積極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以節約資源和綠色發展為根本,通過系列措施,推進我國礦產資源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一是出臺了《關于推進礦產資源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意見》,將節約與高效利用的要求貫穿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全過程。二是初步建立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制度。三是陸續發布了124種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最低指標,實現了在產礦山所涉及礦種全覆蓋的目標,構建起我國礦產資源完整的“三率”指標體系。四是制定發布了《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2019年版)》和《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2022年版)》,積極推動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和轉化,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效率。

      礦山生態修復和綠色發展扎實推進,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制定“十四五”礦山生態修復規劃計劃,開展歷史遺留礦山核查。加強重點流域、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黨的十八大以來,綠色礦山建設從倡議探索、到試點示范、再到上下聯動推進,成為推動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平臺和生動實踐。2018年發布了有色金屬、煤炭等9個行業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規范。開展全國綠色礦山遴選工作,目前共建設1100多家國家級綠色礦山,創建50家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綠色礦山建設在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生態修復治理、構建礦區社區和諧關系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成為礦業領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