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每日消息!“e 呼善應”打造智慧化基層治理
      發布時間:2022-09-08 16:22:32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法治中國行·訪談“法治中國行”第3站:山東省滕州市圖為滕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孔祥東。《法治周末》記者周奎劉希平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智

      法治中國行·訪談

      “法治中國行”第3站:山東省滕州市


      (資料圖)

      圖為滕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孔祥東。

      《法治周末》記者 周奎 劉希平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加快構建基層智慧治理體系,已成解決基層治理任務重、頭緒多的有效方式。

      近年來,山東省滕州市積極打造以“大集成、大聯動、扎口管理”為主要特征的“e呼善應”基層智慧化治理新模式,成效顯著。2020年11月7日,山東省部分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座談會在滕州市召開。滕州市“e呼善應”治理品牌被評為山東省“全省社會治理創新優秀成果”和“山東省政法系統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創新實踐案例”。今年,滕州市被平安山東建設領導小組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山東建設示范市”。

      那么,滕州市“e呼善應”是如何將智慧化賦能于基層治理,從而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法治周末》記者近日專訪了山東省滕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孔祥東。

      “大集成”凝聚社會治理“全要素”

      記者:“e呼善應”基層治理智慧化新模式出臺的背景是什么?緣何會稱為“e呼善應”?

      孔祥東:滕州市是山東省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縣級市,戶籍人口176萬,總面積1495平方公里,轄21個鎮街,基層社會治理壓力較大,我們決心將智慧化賦能于基層治理,在廣泛調研后,開始試水“e呼善應”基層治理模式。

      “e呼善應”的意思是群眾一有訴求,政府立即響應,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e”是互聯網符號的形狀,代表了“智慧城市大腦”和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呼”是群眾呼聲、訴求、社情民意的意思。“善”字是精髓,有三層寓意:滕州古稱“善國”,“善”代表滕州;善是路徑:有善于的含義,善應是善于回應解決好群眾訴求;善是目標:通過構建社會治理新機制,實現“善治”。“應”是答復,回應,與呼字首尾呼應;正所謂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記者:滕州市如何將“e呼善應”應用在基層治理中?

      孔祥東:近年來,滕州市通過堅持功能聚合、資源整合、人員集合、網格融合,統籌推動社會治理、政務管理、便民服務等要素系統集成,建成市、鎮街、村居(社區)三級權責清晰、運轉高效、協同聯動的滕州市“e呼善應”社會治理指揮平臺,搭建基層治理“四梁八柱”。

      滕州市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模式,集綜合治理、網格化管理、雪亮工程、多元化解、智慧城管等多中心于一體,成立市鎮兩級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在鎮街推廣建立融便民服務中心、綜治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于一體的一站式為民服務中心,最大限度實現審批、服務、執法、綜治等所有群眾訴求事項“進一扇門、跑一次腿、一次辦好”。全市共劃分2377個網格,構建“基礎網格+專屬網格”網格治理格局。堅持“把支部建在網格上”“書記就是網格長”特色做法。整合網格化服務管理、12345服務熱線、市長信箱、接訴即辦、吹哨報到、上善傳媒等訴求系統,全部納入“e呼善應”指揮平臺,從“單打獨斗”到“攥指成拳”,打造社會治理大格局服務“總客服”,實現“1+1>2”效能。通過“e呼善應”平臺進行跨平臺受理,將辦理結果回復至熱線平臺結案,解決之前政務熱線受理部門無法線上回復的問題。

      同時,聚焦基層治理難點、堵點、痛點,加強數據歸集,挖掘數據價值,準確掌握全市網格化服務管理運行態勢,提高數據應用效率。

      “大聯動”推動群眾訴求“全解決”

      記者:面對群眾各種各樣的訴求,“e呼善應”基層治理智慧化新模式是如何解決的?

      孔祥東:群眾訴求無小事。“e呼善應”堅持一網統籌,構建“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運行體系,確保群眾訴求得到快速有效解決。

      加強民生訴求聯通,對群眾反映和網格員搜集的訴求,按照“分級受理、智能分派、全程監控、跟蹤辦理”原則,由指揮中心研判派單,通過“e呼善應”指揮平臺分流指派相關鎮街和部門辦理,各級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工作站)接到訴求后,確保群眾民生訴求第一時間反映、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反饋,限時解決。目前,全市70%以上的事件在村居(社區)解決,20%的事件在鎮街解決,不到10%的事件上報至市級平臺流轉處置,實現了“大事不出鎮街、小事不出村(社區),矛盾不出網格”。

      加強行政執法聯合,將需要聯合執法事項納入市指揮中心辦理,由鎮街或部門提出申請,指揮中心研判派單,明確主責部門、配合部門和完成時限,實現臨時性單獨執法向“清單式”聯合執法轉變,形成“吹哨報到”工作的良性循環,解決了“看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見”問題。截至目前,共受理執法訴求15420件,結案15312件,辦結率99%。

      加強發展需求聯辦,對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過程中需鎮街或部門協調辦理的事項,企業和有關單位提出訴求,市指揮中心指派專人落實,接訴即辦,開通“綠色通道”,加大容缺辦理、并聯審批力度,限時辦理推出166個“一鏈辦理”事項主題式目錄清單、191項“全省通辦”事項和58項“跨省通辦”事項落實。

      加強預警信息聯享,通過“e呼善應”平臺,各部門可對其承辦訴求的類型、數量、受理率、辦結率、滿意率等進行實時對比分析,對即將超期的訴求案件及時預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扎口管理”實現治理“全閉環”

      記者:針對滕州市的基層治理事項,“e呼善應”基層治理智慧化新模式是如何實現提能增效的?

      孔祥東:滕州市將涉及綜治、公安、民政、執法、應急、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基層治理事項,全部納入“e呼善應”社會治理平臺。建立健全群眾訴求受理辦理機制,對不同渠道收集的各類訴求信息,根據訴求類型和部門職責任務清單,進行統一受理、綜合研判、指揮調度、督辦考核,做到“一口進出”,實現基層治理工作“全閉環”。

      完善網格事項“采集上報—審核立案—指揮派遣—處理反饋—核查結案—考核評價”六步閉環機制,實行“閉環管理、一事一考”,通過網格接訴即辦“微循環”,村居(社區)協商辦理“小循環”,市、鎮街聯動處置“大循環”三個閉環流轉,確保工作成效。

      建立網格事項“網格-村居(社區)-鎮街-市”四級流轉工作機制,實施清單管理,明確社會治理網格事項清單、公眾渠道事項清單、吹哨報到事項清單共計932項。網格能自行處理的,在一線網格解決;網格解決不了的,上報村居(社區)研究解決;村居(社區)解決不了的,由鎮街、市分類流轉、聯動處置,打造管理扁平化、任務責任化、處置規范化、服務人性化的事項辦理新模式。

      各級社會治理現代化領導小組及時召開事項研判分析會議,對反映相對集中、時間跨度大等疑難問題和領域及時研判、分派、督辦。對群眾訴求分級受理、分類處置,取得了“721”的實效,即70%的事項在村居(社區)解決,20%的事項在鎮街解決,不到10%的事項由市級平臺流轉處置。

      強化平戰結合,提升實戰一體化水平。加快推進指揮平臺“考核中心、研判中心、社會治理‘一張圖’、平臺手機版”和“e呼善應”公眾號等平臺功能應用建設。完善“e呼善應”指揮平臺事項處辦閉環流程體系,各成員單位主動落實社會治理大聯動工作部署,按照網格內“隱患有人排、秩序有人管”工作要求,推動隱患聯排、應急聯動、治安聯防、平安聯創治理新格局的實現。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