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保代繳問題由來已久,社保跟屬地掛鉤、跟戶籍掛鉤、捆綁勞動關系,這些要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社保關系轉移接續困難,造成社保斷繳,才會有一些人通過社保代繳接續社保關系
【資料圖】
● 《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施行后,社保代繳服務被明確定義為社保欺詐行為,情節嚴重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個人通過“掛靠”獲得參加社保機會,不僅違法,還會面臨多重風險
● 解決社保代繳亂象的路徑在于,一方面剝離社保上面附著的其他社會治理功能,恢復社保本身的制度功能;另一方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或暫時失業人員參加社保的戶籍門檻,為他們在當地參加社保打開方便之門
□ 本報記者 陳磊
□ 本報實習生 江佳怡
今年35歲的梁良正在猶豫,是把自己的社保從朋友的公司轉成靈活就業人員參保,還是找份工作直接把社保轉到新公司。
梁良是湖北人,大學畢業后進入北京市一家國企工作,獲得北京戶口。2015年,她為了照顧孩子選擇做一名全職媽媽,卻為延續社保繳費記錄犯了難。經多方打聽,她將社保轉入朋友的公司,由對方代繳她的社保,她按時把社保費轉過去。
事情從今年4月開始發生變化。朋友告訴她,國家出臺了新規定,公司不能再為她代繳社保,讓她自己想辦法。
新規定是今年3月18日施行的《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個人通過虛構個人信息、勞動關系,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待遇的,涉嫌違法。
然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辦法》施行5個多月以來,仍然有諸多像梁良這樣因剛性需求無奈選擇社保代繳的人,也仍然有一些機構向沒有勞動關系的個人提供社保代繳服務。
社保代繳服務究竟該如何定性?其危害性在哪兒?又為何屢禁不絕?
個人與單位無勞動關系
社保代繳服務涉嫌違法
為了解決社保繳費問題,梁良向朋友打聽后得到兩種方案:有戶籍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她可以把社保關系從公司轉出來,以個人身份參加養老保險;或重返職場,找到工作后把社保關系直接轉入新公司。
梁良想重返職場,但現實情況是,她從今年5月開始找工作,至今沒有合適的崗位。“實在不行就先轉到街道繳社保吧。”梁良心想。與她情況類似的同鄉,今年5月已經開始在街道社保所辦理了參保手續。
與梁良不同的是,在北京居住但沒有戶籍的張悅則是辭職后選擇一家互聯網平臺代繳社保,確保社保繳費記錄“不斷掉”。
張悅今年29歲,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互聯網大廠,工作4年后決定辭職。當時,她并沒有想好未來職業規劃,又不想失去快要到手的買房資格(北京市規定,非京籍買房須有5年連續社保繳納記錄),經咨詢后選擇社保代繳服務。
她通過某平臺網店聯系上一家網上社保繳納平臺,選擇“繳納五險+公積金”服務,除了自己負擔社保費和公積金費用外,每月還需額外支付100多元服務費。按照最低繳費基數,一開始每月費用大約是2000元,后來政策調整,每月費用大約是2400元。
“每次繳納完,客服都會發來后臺的錄入系統截圖,次月可以在北京社保/公積金官網上查詢到。”張悅告訴記者。
既沒有北京戶籍又沒有固定工作,今年30歲、在北京安家的李楊也通過這家網上社保繳納平臺繳納了3年多的社保。
“社保繳費記錄不要斷了就行,買車啥的都需要。”李楊說,“要是能在北京參加社會保險,誰會花中介費找社保代繳呢?”
和李楊一樣感到無奈的人不在少數。記者近日在某網絡平臺進行社保代繳詞條搜索時,發現不少網友都發出這樣的感慨。這種情況不限于北京,在許多地方,沒有當地戶籍又沒有勞動關系的靈活就業人員,不能參加當地的社保。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保全說,當前,多地社保繳納與其他公共政策掛鉤,包括買車買房、子女入學等,導致繳納社保成了很多異地靈活就業人員的剛需。過去多年間,不少異地靈活就業者或暫時失業者通過社保代繳服務獲得各種資格,并由此催生出一個社保代繳服務的市場。
在他看來,這個群體通過社保代繳服務獲得繳費記錄,但與用人單位并沒有建立真實的勞動關系,這種做法涉嫌違法。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政說,尤其是《辦法》施行后,社保代繳服務被明確定義為社保欺詐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社保代繳面臨多重風險
多數參保人實屬不得已
然而,《辦法》施行近半年后,仍有不少機構提供社保代繳服務。
記者近日在搜索引擎輸入“社保代繳”關鍵詞,發現提供社保代繳服務的機構眾多,如某全國社保代繳服務平臺宣稱,可提供社保代繳、社保補繳、社保代理、公積金代繳、五險一金代辦等服務,為自由職業者、全職寶媽、離職過渡、無業人員提供社保服務。
根據張悅提供的信息,記者于9月1日登錄其使用的網上社保繳納平臺,發現頁面正中是“網上自助繳納社保公積金”一行大字,下面是一行小字“深耕社保領域10余載”“正規資質有保障”等。其宣稱能提供“社保代繳、社保補繳、社保掛靠、社保代理”等服務。
在某網絡平臺有關“社保代繳”的帖子下方,記者跟帖咨詢相關業務,會收到一些代繳公司發來的“詳談”私信。
記者選擇其中一家坐標在北京的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進行咨詢,對方發來兩張社保基數和具體費用圖,第一張圖包含五險的上下限金額、單位繳費與個人繳費比例以及最終小計繳費額,第二張圖包括公積金和社保以及個稅的服務費。備注為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金額。
“正常上班族需要簽合同、發工資、繳納社保。而代繳社保是把您的社保關系做托管,相當于您在公司上班,公司給您繳納社保。”上述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只要公司與辦理者之間沒有糾紛,不去舉報,就沒有人會去核查,“社保機構只會看您是否繳納社保,來判定您是否在這個公司上班。北京這么多公司不會挨個查的,除非產生糾紛”。
記者了解到,在這家公司辦理社保代繳,只需發送身份證號碼及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給公司,每個月通過個人手機銀行把費用轉到公司賬戶即可。
記者又聯系了一家位于湖南省長沙市的社保代繳公司,對方的回答與北京那家公司大同小異,同樣堅稱“沒有風險”。
在楊保全看來,根據勞動法規定,必須是用人單位的職工,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才可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如果雙方沒有建立勞動合同關系,個人只是通過“掛靠”獲得參加社保機會,不僅違法,還會給參保人帶來多重風險。
“個人選擇社保代繳,必須先將費用定期支付給代繳機構,如果代繳機構沒有按期繳納社保,很有可能造成斷繳而影響社保待遇的享受。更有甚者,如果代繳公司挪用資金或者‘跑路’,委托的個人則將遭受損失。”楊保全說。
郭政提出,由于社保代繳需要獲得參保人的相關信息,因此勞動者還可能面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受訪專家一致認為,根據《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社保代繳屬于社保欺詐,一旦查實,個人將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在辦理社保代繳過程中,情節嚴重的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參加、申報社會保險和騙取社會保險基金支出或社會保險待遇的,屬于刑法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行為。數額特別巨大或情節特別嚴重的,將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在這種情況下,為何還存在社保代繳現象?
郭政分析,社保代繳存在的背后,主要是由于我國勞動關系與社保關系的高度捆綁所致,此外,還有勞動者異地繳納社保的自發需求等因素。
楊保全認為,社保代繳存在合法與合理的沖突。從長遠來看,打破參保戶籍限制,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參保渠道,不僅可以對社保代繳“釜底抽薪”,也可以保障其合法權益。根據被保險人的實際情況設計社保制度,應該是未來社保制度改革的方向。
在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社會法室副主任王天玉看來,社保代繳問題由來已久,社保跟屬地掛鉤、跟戶籍掛鉤、捆綁勞動關系,這些要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社保關系轉移接續困難,造成社保斷繳,才會有一些人通過社保代繳接續社保關系。此外,社保還負擔了額外的社會治理功能。
“從險種的角度看,社會保險的基干部分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其中又以養老保險占比最大,社保的本質是形成一個社會共同體,以大數法則分擔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會面對的社會風險。但由于社保負擔了額外的社會功能,各種各樣圍繞社保的亂象就產生了。”王天玉說。
恢復社保本身制度功能
取消參加社保戶籍限制
實際上,松綁戶籍與社保已經邁出步伐。
2021年5月1日,《廣東省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辦法》開始施行,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戶籍門檻,外省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廣東省就業登記證明在就業地參保。
同年9月,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安徽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安徽省稅務局印發通知,在安徽省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除了在戶籍地參保外,還可以選擇在就業地或居住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同年12月1日,《浙江省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實施辦法》實施,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不受戶籍限制。
楊保全認為,社保代繳現象的出現,既是個人謀私利的主觀意愿驅使,也是基本公共服務不足的客觀結果所致,在地方已經邁開改革步伐的基礎上,應該加快完善國家層面靈活就業參保制度,特別是取消戶籍限制,方便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同時加快完善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豐富參保途徑,強化基本公共服務。
“對已經選擇社保代繳的人群,應限時整改分流。其中,符合以個人身份參保的,應引導靈活就業者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對于通過社保代繳形成的社會保險權益,不宜‘一刀切’地完全抹去。”楊保全說。
郭政的建議是,對用人單位而言,當前國家對社保代繳等行為嚴格管控,從企業合法合規角度出發,用人單位用工應保障勞動關系和社會保險關系的一致性,拒絕社保代繳等。對個人而言,可通過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通過官方渠道辦理參保繳費手續。
在王天玉看來,解決問題的路徑之一,是要盡快推進社會保險全國統籌,尤其是養老、醫療這兩個規模最大的險種,只有實現全國統籌,才能最大限度實現社保關系轉移接續的無縫銜接,打通標準勞動關系的就業與靈活就業社保制度的“堵點”,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辦理社保業務。
“此外,能不能剝離社保上面附著的其他社會治理功能,尤其是像買房、買車、子女上學等,恢復社保本身的制度功能,以避免一部分人為了這些目的想盡辦法虛構勞動關系進入社保體系。”王天玉稱。
據王天玉觀察,目前對于社保領域的違法行為,懲處力度太輕。“這些違法行為直接侵害了整個社會共同體的利益,危害巨大,應該依法加大懲罰力度,特別是將數額巨大、情節嚴重的社保違法行為納入刑事處罰范疇。”
(文中梁良、張悅、李楊均為化名)
1、可在軟件上自己設置。2、60日均線是多空分界線,股價站上60日線代表
1、英[?s??kl]美[?s??rkl]圓;圓形acompletelyroundflatshapeCut
揚子晚報網6月14日訊(通訊員張愛國記者梅建明)6月12日上午,事故當事
注意!今日暴雨來襲未來三天福建以陰雨天氣為主雨水上線,暫享清涼最新
流量時代,企業爭相發力線上,變著花樣引流不足為奇。即便是老牌企業如
愛范兒早報導讀披頭士最后一曲,AI協助完成ChatGPT推送重要更新多地高
提到工具,你想到的是什么?辦公場景中的掃描、傳輸、會議等工具,還是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近日印發《上海市“元宇宙”關鍵技術攻關行動方案
本場賽后,巴特勒和洛瑞出席了新聞發布會。記者向巴特勒提問:在控
作戰室內,編隊指揮員密切關注戰場態勢,指揮各艦迅速組成對空防御隊
相信大家對商務標書包括哪些內容,五羊本田哪些是獨立標?的問題都很疑
華夏時報記者付樂冉學東北京報道近日,《華夏時報》記者發現,微信支付
同花順數據顯示,2023年6月13日,浙富控股獲外資賣出67 14萬股,占流通
鄂軍贏得開門紅,13支三人女籃青年軍鏖戰江城---6月13日上午,“漢水杯
我從______大學光纖專業畢業后,于8月開始在縣通信分公司工作。我從事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
記者日前從安慶市民政局獲悉,該市慈善會近日設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共同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該基金專項用于資助城鄉社區老年食堂、社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
近日,國網淮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來到110千伏中泰變電站開展防汛隱患排查。該公司積極落實2022年防汛度汛措施,提前細化應急預案,推進極端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
今年以來,全椒縣不斷完善拓展人力資源信息庫、勞務對接信息庫、企業用工需求信息庫三庫信息資源,已摸排400多家次企業缺工崗位信息1 2萬個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
宿州市埇橋區實施博士匯工程,柔性引進29名博士擔任副鄉鎮長或園區副主任,他們將為加快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強化智力支持。目前,博士專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
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省政府印發《安徽省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明確從編制2023年預算起,在全省范圍內全面
5月份安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
近日,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發布了我省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統計數據。統計顯示,我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 3%,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 4個百分
安徽多種方式引導群眾防范非法集資風
合肥地鐵1號線、3號線上滾動播放防范非法集資宣傳視頻,淮南市發布《致老年群眾的一封信》……6月份是一年一度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月,今
鐵路部門持續加大長三角地區運力投放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隨著上海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為進一步適應旅客出行需要,助力復工復產,鐵路部門自6月10日起持續加
安徽六安持續精準施策全力促進工業發
六安市與蔚來汽車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智能電動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園區。該園區一期計劃2023年上半年投產,建成后將具備年產30萬噸鋁壓鑄產能,
安徽淮北全力維護外賣送餐員合法權益
為切實防范化解新業態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強化外賣送餐員權益保障工作,淮北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維護外賣送餐員合法權益。淮北
湖南漣源開展專項行動一對一為企業紓
位于漣源市的湖南三合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兩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生產聚氨酯和巖棉復合板。因產品升級與產能擴充,急需新增兩條生產線,
湖南藍山縣進村入戶排查整治自建房安
老叔,這棟房屋墻體有開裂痕跡,要維修加固,安全重要!5月20日,藍山縣塔峰鎮果木村,黨員干部上門開展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連日來
一季度湖南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
近日,湖南省工業通信業節能監察中心發布一季度全省六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耗統計監測報告。據該報告,一季度全省146家主要高耗能企業的萬元
濟南起步區一年來累計簽約優質項目11
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建成通車,占地4000余畝的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產業園加快施工……記者21日采訪獲悉,建設實施方案獲批復一
山東發布通知啟動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部署開展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點工作。此次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