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天天視點!中級法院是智慧法院建設的中堅力量
      發布時間:2022-08-31 16:38:57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法治網記者王婧見習記者哈建偉在8月29日舉辦的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法治建設論壇上,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楊正根,介紹分享了建

      法治網記者 王婧 見習記者 哈建偉

      在8月29日舉辦的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網絡法治建設論壇上,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楊正根,介紹分享了建設智慧法院的“廣州路徑”經驗。對此,與會嘉賓認為,中級法院是智慧法院建設的中堅力量,司法與高科技融合是大勢所趨,同時需要各方努力實現5G智慧法院的規模化普及。

      廣州打造智慧法院建設的“廣州路徑”


      (資料圖片)

      楊正根在發言時表示,廣州法院大力推進前沿技術與司法深度融合,走出一條智慧法院建設的“廣州路徑”。

      楊正根介紹說,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發展帶來深刻影響,廣州法院打造了以審務通、法官通、律師通和12368平臺為核心支撐的“三通一平”全覆蓋智慧系統,智審、智服、智管等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復制的經驗。目前正在加快建設以智慧法院大腦為內核、司法數據中臺為驅動的AOL全線上智慧司法體系,推動實現全類型案件支撐、全審判要素覆蓋、全訴訟主體服務、全項目周期監管、全電子數據流轉、全可信架構循環。

      此外,廣州法院還以需求導向強化研發,形成一批原創成果,依托科創平臺加強成果孵化,建設全國首個5G智慧法院實驗室,搭建以司法數據、計算資源、智慧法院中臺與大腦為支撐的科研框架,探索5G、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地方法院應用的實施規范;成功孵化5G云盒、可視化送達消息、區塊鏈電子質證等30余項司法產品。

      楊正根表示,廣州法院聚焦法院業務創新場景,不斷拓展前沿技術應用維度和深度,助推司法全面提質增效。將法律知識圖譜、區塊鏈智能合約等技術應用到審判執行全流程,上線證據瑕疵智能分析、被執行人履行能力大數據畫像等功能,為執法辦案提供伴隨式智能輔助支持;網上訴訟服務中心提供25類案件結果預判和解紛方式指引,當事人申請律師調查令、申請閱卷等208項業務均可網上辦理;線下訴訟服務同步升級,以5G技術賦能自助服務終端,3D導引圖實時為群眾指引辦事位置、介紹服務項目;首創的E法亭、涉港澳案件授權見證平臺極大便利港澳居民參與內地訴訟。

      中級法院是智慧法院建設的中堅力量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主任、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最高人民法院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田禾表示,廣州智慧法院是全國智慧法院建設的標桿,在很多方面廣州法院都走在了全國法院的前列。

      田禾表示,通過研究發現,中級法院是智慧法院建設的中堅力量。人民法院推進智慧法院建設以來,眾多的建設成果都是從中級法院研發起步并最終走向全國,并在全國法院復制推廣。此外,目前智慧法院建設不僅處于世界前列,與國內其他公權力機構相比較,人民法院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遙遙領先。

      同時,結合當前數字中國和智慧法院建設、司法體制改革的進程,她建議廣州中院未來智慧法院增強對互聯網的感知能力,充分挖掘互聯網案件審理中的問題、經驗,為國家互聯網治理提供相應的司法指引、進行必要的探索;進一步研究智慧法院對司法體制改革、各類案件裁判規則的影響,為新時期人民法院高質量發展、更好實現公平正義提供智力支持;加強對智慧法院建設的算法的研究,以更好地為保障當事人權利、輔助法官辦案、促進數字正義服務。

      讓5G技術真正落地法院場景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副會長樊慶峰發言時表示,司法與高科技融合是大勢所趨,在持續發展進化的數字時代,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拓展法律科技的應用邊界。在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互聯網+司法體制改革的頂層驅動下,高科技與司法業務的有了較高程度的融合。在國家新基建政策大力推動歷史機遇下,法院更應在應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5G、物聯網等高科技融合上加大力度,助推智慧法院建設繼續前行。

      針對5G智慧法院規模化普及,他認為,現階段我國5G基站建設速度雖快,但覆蓋并不完全,在此背景下,需要繼續加大5G基站建設,完善5G網絡覆蓋,讓5G應用得以常態化開展,讓5G技術真正落地法院場景。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