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每日精選:“火爐”之城的氣象部門如何戰高溫
      發布時間:2022-08-26 15:27:17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記者楊代媛今年7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持續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過程。歷來有“火爐”之稱的重慶,氣溫更是屢創新高。數據顯示


      (資料圖)

      《法治周末》記者 楊代媛

      今年7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持續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過程。歷來有“火爐”之稱的重慶,氣溫更是屢創新高。數據顯示,重慶市有16個區縣最高氣溫創下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其中,8月18日、8月19日,重慶北碚連續兩天出現45℃高溫,打破全市極端高溫紀錄。

      近日,《法治周末》記者從重慶市氣象局了解到:自高溫天氣以來,該局發布重要氣象信息專報9期,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1期、高溫紅色預警信號5期,其中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已持續14天。及時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高溫)Ⅳ級、Ⅲ級應急響應和抗旱應急響應特別工作狀態。

      與此同時,重慶市氣象局還聯合市衛健委、應急局、林業局、農業農村委等相關部門發布高溫中暑、森林火險、農業災害等預警信息;會同電力公司增加預報會商研判頻次,每天2次預報會商研判、每天5次更新未來24小時逐時溫度預報。

      光有預警并不夠,重慶市還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目前發射增雨防雹火箭彈、高炮彈6288枚,實現增雨1.67億噸。8月23日下午4點,中國氣象局調派的一架高性能飛機已經抵達重慶,只能降水天氣系統進入重慶境內,將于重慶全市的107門高炮、99臺火箭聯合“出擊”,向天索雨。

      早在2009年,重慶市氣象局就制定了技術標準——《跨座式單軌交通防雷技術規范》,作為軌道交通防雷管理的技術支撐。2019年修訂的《重慶市防御雷電災害管理辦法》,將城市軌道交通歸入防御雷電災害重點管理,要求相關單位制定防雷安全制度,督促落實防雷安全措施,制定完善雷電災害應急預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包含雷電災害應急內容的演練等。

      此外,重慶率先提出“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概念。2009年,市政府出臺了《重慶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首次以規章的形式明確了“氣象災害敏感單位”是防御氣象災害的責任主體。

      如今,重慶市氣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已經將全市4830家的企事業單位納入氣象災害敏感單位庫。

      2012年10月16日,《重慶市氣象臺站探測環境土地利用空間管制專項規劃》出臺,為保護氣象探測環境提供了有力的“靠山”。

      據了解,截至目前,重慶起草制定了兩部地方性法規、4部政府規章,為氣象事業發展保駕護航。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