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每日視點!山東肥城賦能“小網格”促進“大治理”
      發布時間:2022-08-26 06:34:35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本報記者姜東良梁平妮近年來,山東泰安肥城市持續深化拓展網格化治理,將更多資源、服務下沉網格,通過科技賦能、司法賦能、模式賦能,切實發揮

      □ 本報記者 姜東良 梁平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山東泰安肥城市持續深化拓展網格化治理,將更多資源、服務下沉網格,通過科技賦能、司法賦能、模式賦能,切實發揮網格作用,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打造“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居(社區)”的網格化治理模式,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技賦能 及時感知社情民意

      每天一早翻看“警民結親”工作平臺信息,是肥城市潮泉鎮潮泉村網格員羅光磊的工作日常,也是他的工作“法寶”。

      去年,為及時搜集社情民意,肥城市公安局打造“警民結親”工作平臺,通過發揮“網格化+大數據”優勢,組建了400個“警民結親”工作小組,實現對全市34萬余戶、近百萬群眾的“結親”全覆蓋。群眾有訴求,直接發布在平臺上,網格員第一時間統計,并及時予以辦理答復。

      “通過搭建‘警民結親’平臺,真正把暖心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居民的煩心事、揪心事,都可以直接通過平臺反饋給網格員。”肥城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德奇說,“有這么一個平臺,既方便掌握群眾基本訴求,也拉近了與群眾之間的距離”。

      司法賦能 切實提升調解質效

      3月15日,肥城市人民法院設立的駐鎮“法官工作室”在安臨站鎮試啟用,為轄區59個網格提供司法服務。啟用的第一天,工作室網格調解員就在法官的指導下,成功訴前調解了14名農民工起訴辛某勞務報酬案件,案件當事人現場領取了被拖欠的工資款。

      這是肥城市依托基層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把司法調解力量沉入網格,與網格特約調解有效結合,共同化解矛盾糾紛的成功案例。

      肥城市堅持和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融入基層治理過程,以現有網格為基礎,將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司法確認有效融合,推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力量沉入網格,構建“網格+調解組織”工作模式,探索“無訟村居(社區)”創建,最大限度實現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今年前7個月,肥城法院受理案件6623件,降幅23.21%。

      模式賦能 有效破解治理難題

      “桑蠶大量死亡,肯定是小麥病蟲害飛防導致的,必須照價補償我們的損失……”在儀陽街道彭莊村周一信訪問題研判會上,桑蠶戶情緒激動地表達著不滿。

      面對難題,彭莊村網格員段衍璽不推不拖,主動做好安撫工作,承諾問題由村級對接處理,讓群眾等待結果。

      之所以有這個底氣,是因為儀陽街道探索建立的“網格—社區—街道”三級聯動調處矛盾糾紛模式。每周一網格員公開接訪,提前發現解決問題;網格難處理的,每周二由社區集中研判;社區無法解決的,黨工委召集相關部門聯席研判,專班推進解決。

      有這一模式做“后盾”,網格員不論面對什么問題心里都有底。今年以來,儀陽街道實行三級聯動調處模式,村級研判案件82件、處理民生工單1254件,社區研判案件36起,黨工委集中研判案件27件。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