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世界實時:北京二中院:養老詐騙呈現職業化、團伙化趨勢
      發布時間:2022-08-23 20:34:46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白楚玄徐偉倫虛構“以房養老”項目,誘騙老年人辦理房屋抵押;以“特效藥”“專供藥”為噱頭,誘導老年人花高價購買保健產


      (資料圖片)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白楚玄 徐偉倫

      虛構“以房養老”項目,誘騙老年人辦理房屋抵押;以“特效藥”“專供藥”為噱頭,誘導老年人花高價購買保健產品;虛構“國家扶持”“政策補貼”項目,誘導老年人投資理財……8月23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近期審理的一批養老詐騙案件,對涉養老詐騙案件審理情況、案件特點進行介紹,并作出法律提示。

      據介紹,為深入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北京二中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堅持依法打擊與宣傳發動相結合,審理了一批養老詐騙案件,有力震懾違法犯罪,切實回應群眾期待。2019年至今,北京二中院共審理涉養老詐騙案件21件,涉及被害人人數眾多,罪名集中在詐騙罪和集資詐騙罪,常見的騙局有“養老服務”詐騙、“保健產品”詐騙、“收藏品”詐騙、“投資理財”詐騙和“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詐騙等5種類型。

      “養老詐騙案件的作案方式呈現職業化、團伙化趨勢,詐騙分子組成犯罪集團,形成黑色產業鏈,各環節分工明確,流程化完成詐騙行為,且跨地區甚至跨境犯罪特點突出,導致犯罪的隱蔽性增強,犯罪成本降低,犯罪得逞次數增多,涉及被害人和犯罪金額增多。”北京二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董建中表示。

      此外,養老詐騙案件還呈現陌生人作案趨勢明顯;犯罪手段演變快,精確瞄準老年人心理需求;犯罪社會危害性嚴重,易引發次生危害后果等特點。其中,在北京二中院審理的一起“養老服務”型詐騙案件中,被告人虛構能提供“候鳥式”養老服務項目,誘騙多名老年人將名下房屋進行抵押借款,騙取多名被害人錢款共計970余萬元。

      在發布相關典型案例的基礎上,法官建議老年人通過報紙、電視、手機等渠道多了解一些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增強對各類詐騙“套路”的敏感度,提高對詐騙伎倆的識別能力。在對一些信息的真偽拿不準時,應及時尋求親友、社區工作者、公安機關的幫助。

      同時,法官建議子女不僅要履行物質上對老年人的贍養義務,還應當更多關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通過溝通交流及時了解老年人的消費情況、生活動態,滿足老人的情感需求。

      對于司法機關,法官建議其在依法從嚴打擊養老詐騙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詐騙上下游犯罪的打擊力度,加強刑行銜接,切斷養老詐騙犯罪的黑色鏈條,實現源頭治理。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