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環球熱頭條丨山東濱州司法局“3+7”精準發力 全面提升鄉村振興法律服務質效
      發布時間:2022-08-12 21:36:50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曹天健通訊員孫永紅山東省濱州市司法局聚焦新時代人民群眾法治需求,積極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優勢,整合服務資源,構建三大體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天健 通訊員 孫永紅


      (資料圖片)

      山東省濱州市司法局聚焦新時代人民群眾法治需求,積極發揮司法行政職能優勢,整合服務資源,構建三大體系,發揮七大職能,以 “3+7”工作舉措,有力促進了“鄉村振興法治同行”活動的開展,為法治濱州、平安濱州建設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構建三大體系 織密鄉村法律服務網

      一是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大力推進“三大平臺”建設,建成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7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90個、有780名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3694個村(居)擔任法律顧問,每個行政村至少配備1名“法治帶頭人”、3名“法律明白人”;升級“12348”熱線平臺,今年以來接聽來電8446個;依托山東法網,做好對山東法網的宣傳和對接。開發利用各種服務產品,推行法援在線。開展完善“濱濱優律”小程序,包括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等服務功能,形成了綜合性的線上法律服務平臺,并將其列入濱州市“12197”民生實事。各縣區積極探索服務方式,如鄒平開辟了《法在身邊》法治欄目、陽信配備了公共法律服務一體機,組織了“鄉村夜話”活動,讓群眾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及時便利、專業優質的公共法律服務。

      二是構建法律援助便民服務體系。在濱州市鄉鎮司法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設立法律援助聯絡員,在律師事務所設立法律援助聯系點,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看守所、檢察院等部門建立工作聯系,不斷做實做細基層法律援助站點尤其是村居法律援助聯絡點建設工作,在濱州市建立起橫到邊、豎到底的法律援助服務網絡體系,極大方便了基層群眾就近及時獲得法律援助。

      三是構建矛盾糾紛化解體系。目前,濱州市91個鄉鎮(街道)建立起“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其中有41個鄉鎮整合資源升級打造建立起“非訴訟糾紛化解中心”。市法院、市司法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村(居)法律顧問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開展矛盾糾紛訴前化解工作的實施方案》,部署開展村(居)法律顧問矛盾糾紛訴前化解工作。截至目前濱州市推薦入駐平臺村(居)法律顧問237名。

      立足七大職能 助推鄉村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一是法律服務助力鄉村中小企業。組織法律服務隊伍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新舊動能轉換、基層中小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等一系列工作,開展公益活動。積極開展公益法律培訓。今年以來,市司法局聯合市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舉辦2期中小企業公益法律培訓班,參訓企業人員達3000余人次。開展“惠企穩崗在線法律宣講”活動。聚焦企業發展需求,發揮律師專業優勢,錄制一批優質的惠企法律宣講視頻,積極向中小企業進行推送。開展“企業走訪服務月”活動。組建了150余人的“法律服務專業小分隊”,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集中走訪企業100余家,幫助企業解決法律問題,破解發展瓶頸。鄒平成立“法潤鄒平”法律志愿服務隊,濱城區成立“法雨潤企”法律服務,針對鄉村企業、中小企業開展法治服務活動。

      二是村(居)法律顧問助推鄉村特色經濟。充分發揮村(居)顧問作用,以法律服務助力鄉村經濟發展,如陽信縣洋湖鄉推行“三免一減” 即免費法律咨詢、免費審查合同、免費風險評估、減免訴訟服務費的服務企業政策。同時,陽信縣司法局組織村(居)法律顧問為肉牛加工與產品研發類企業提供“訂單式”法律服務,助力民族經濟發展。博興法律顧問為稻魚綜合生態種養提供法律服務。無棣縣信陽鎮雙堠村法律顧問為專業合作社香茹種植產業提供法律顧問服務,幫助解決土地入股、養殖大棚土地糾紛等問題。2022年上半年,全市村(居)法律顧問共為村(居)辦理法律事務11150件,開展普法宣傳活動1987次,提高了鄉村經濟的特色化水平。

      三是公證服務扶助鄉村民生事務。各公證處多措并舉大力推進公證服務向鄉村延伸,做好傳統做好遺囑、繼承、分家析產、財產協議等農村傳統家事公證,積極探索開展遺贈撫養協議、事實收養、收養公證等與農村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公證業務。同時實行80歲以上老年人首次辦理遺囑公證免費、辦理不超過5000元的小額繼承公證予以免費等優惠政策。延伸公證服務觸角,在司法所設立公證聯絡點,引導幫助群眾辦理公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如惠民利用皂戶李火把節等組織公證員“送法下鄉”。今年以來,全市公證行業開展進鄉村宣傳活動30次,解答涉農公證咨詢660個,辦理涉農公證業務313件。

      四是合法性審查提升鄉村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統籌推進鎮街合法性審查,2022年上半年,濱州市91個鎮街開展合法性審核工作,司法所長列席鎮街黨政聯席會議211次,參與審核鎮街重要合同協議460件,審核鎮街重要文件及重大決策79件。村(居)法律顧問參與村規民約修訂完善、集體土地承包費征收、重大事項決策、違章搭建拆除等基層事務管理,有效增強村(居)委會的依法治理能力。2022年協助村(居)委員會起草、審核、修訂村規民約和其他管理規定686次,提高了基礎社會治理法治化。

      五是法律援助促進鄉村社會公平正義。將涉及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切身利益的事項納入法律援助范圍,對涉及農民工討薪、農村無固定生活來源或遭受虐待、遺棄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等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實現了“應援盡援、應援優援”。2022年上半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814件,其中涉及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031件,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六是矛盾調解維護鄉村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矛盾糾紛調處工作,主動參與企業改制、土地流轉、棚戶區改造、征地拆遷熱點、難點問題,2022年上半年,濱州市各類調解組織調解矛盾糾紛14522件,村法律顧問積極參與基層矛盾調解1505件。加強基層創新,如沾化創建了富源“志鴻”調解室,下洼鎮“棗鄉情”調解室等品牌。陽信在矛盾糾紛調處中心設立法律服務“人才超市”吸納全縣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

      七是法治帶頭營造鄉村學法用法氛圍。實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培育提升工程。目前濱州市共有法治帶頭人3259名、法律明白人9606名,已基本完成每個行政村(社區)培育至少1名“法治帶頭人”和3名“法律明白人”目標。7月上旬,開展了集中學習培訓周活動,各縣市區對全市12000余名“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開展集中培訓。2022年上半年各縣區組織“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走進山東省廣播電臺“鄉村法治帶頭人”欄目,引導基層群眾一起學法、守法、用法。開展鄉村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工程。在提檔升級市縣鄉三級法治文化陣地的基礎上,部署開展村居(社區)法治文化陣地全覆蓋工程,推動濱州市所有村居(社區)全部建成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