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環球聚看點】上海公安偵破全國首例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案
      發布時間:2022-08-09 21:45:53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余東明見習記者張海燕一斤30元的草莓貼上“綠色食品”商標后,售價立刻抬到50元,而當進行執法檢查時,這些證明商標沒有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東明 見習記者 張海燕

      一斤30元的草莓貼上“綠色食品”商標后,售價立刻抬到50元,而當進行執法檢查時,這些證明商標沒有企業信息碼,均系假冒。8月9日上午,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新聞發布會獲悉,2022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食藥環偵總隊會同農業農村部門,成功偵破全國首例假冒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證明商標系列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搗毀產、儲、銷窩點10余處,查獲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30余萬只,涉案銷售金額200余萬元。

      據了解,“綠色食品”是農業農村部于1990年制定推行的優質農產品質量認證標準,其正圓形的標志由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中心的蓓蕾三部分組成,并注明企業信息碼。根據相關規定,農產品生產企業經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檢測審核并取得授權后,可在其生產的農產品外包裝使用“綠色食品”證明商標。然而,有不法分子通過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牟取不法利益。

      前期,上海市公安局食藥環偵總隊會同市農業農村委執法總隊,在對市場上銷售的“綠色食品”開展聯合檢查時發現,部分農產品外包裝上貼附的“綠色食品”證明商標存在異常,且沒有企業信息碼。經鑒定,這些“綠色食品”證明商標均系假冒。警方隨即開展立案偵查,通過深度研判精準鎖定不法團伙,并于7月5日成功收網。

      經查,自2021年10月以來,犯罪嫌疑人鄧某、徐某、劉某等多名上海市農產品種植企業實際經營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經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權許可的情況下,指使犯罪嫌疑人梁某、龔某等人私刻模具非法印制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并將假冒商標貼附于自行生產或低價收購的草莓、葡萄、大米等普通農產品外包裝,由此虛增農產品質量等級,然后再以高于普通農產品50%以上的價格對外銷售,以此達到提高利潤的目的。

      以草莓為例,原本每斤30元的草莓貼上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后,售價被抬到每斤50元。這些農產品雖無質量問題,但在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產品標準、包裝及儲藏運輸等方面均無法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準。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還存在私自套用其他獲證企業的企業信息碼的情況,迷惑性更強,以此誤導消費者高價購買。

      目前,公安機關已對鄧某、徐某、劉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對梁某、龔某等2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示:商超要加強對產品供貨方的資質審核和產品認證把關;廣大消費者在購買認證為“綠色食品”的農產品時,可登錄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官方網站驗證企業信息碼真偽,并可通過紫外燈照射識別標志上的防偽花紋,若發現違法犯罪線索,請及時向公安機關或有關部門舉報。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