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世界通訊!以德潤家讓家事糾紛“家”中解
      發布時間:2022-08-04 06:45:59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市巡禮□本報記者鮑靜戰海峰“真是太謝謝了,如果沒有您的調解,我這婚姻真就沒有挽回的可能了。”近日,重慶市巴南區

      □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市巡禮


      (資料圖)

      □ 本報記者 鮑靜 戰海峰

      “真是太謝謝了,如果沒有您的調解,我這婚姻真就沒有挽回的可能了。”近日,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法院辦理了一起離婚訴訟案件,夫妻兩人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吵,女方起訴離婚,男方不同意離婚。為緩解雙方激動情緒,承辦法官聯系巴南區婦聯和民政局,委托“巴姐睦家”婚姻家庭輔導項目對當事人進行心理疏導,最終女方作出撤訴決定,男方專程找到“巴姐睦家幸福護航”婚姻家庭輔導項目中心對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近年來,巴南區為有效提升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能力,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契機,從夫妻不和、父母不養、子女不教、鄰里不睦等突出問題入手,推進以德潤家、源頭治理,讓家事糾紛在“家”中解決,以家庭和諧促社會平安。

      婚姻輔導促夫妻和諧

      試點工作初期,巴南區為有效預防夫妻間因缺乏尊重、信任和責任感等問題而引發矛盾糾紛甚至惡性案件,采取婚前教育和婚后輔導兩種教育方式,推動平安家庭創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巴南區民政部門在新婚夫婦辦理結婚登記時,引導夫妻兩人簽訂“講忠誠、少猜疑、不打人、少拌嘴”的“同心約定”,就杜絕婚禮陋習、贍養老人等作出承諾。

      對于婚后輔導,巴南區人民法院、婦聯、民政部門聯合推出“巴姐睦家”婚姻輔導項目,對摸排發現的夫妻關系不和諧等情況,通過婚姻課堂、心理治療,及時修復夫妻關系。同時,面對家庭暴力行為,巴南區委政法委組織構建“反家暴平臺”,不斷強化源頭預防,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有效預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糾紛,促進建立平等、友好、和睦的家庭關系。

      孝德宣傳促老有所依

      試點工作中,巴南區為有效解決“啃老”“棄老”“虐老”等現象發生,將傳統孝道文化和新時代孝德要求相結合,在全區發布“贍養、敬養、安養”《孝德三養》行為準則,制作編寫孝善家訓、山歌兒歌、動漫等作品,500余名群團干部、熱心人士組建宣講團,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強化孝德觀,進一步促進家庭和睦,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讓孩子擁有一個和諧幸福的家。

      巴南區還在313個村(社區)設立“道德榜”,每月評榜議榜立榜,表彰盡孝好人好事,曝光不孝行為,每年評選孝善兒媳、敬老模范等身邊榜樣。利用巡回法庭、法官下鄉,深入居民小區、村落院壩,現場調判贍養、遺產案件,釋法說德,不斷增強群眾孝德意識。

      指導服務補家教短板

      試點工作中,巴南區推行“有家風家訓匾、有幸福合影墻、有親情留言牌、有家事分工表、有家庭議事冊、有家庭讀書角”等“六有家庭”建設,總結“長幼之循”“持家之循”等《家禮十循》,連續5年舉辦“家長節”,開辦“家長學校”,開發家庭教育輔導課程,32名專家提供個性化指導服務。

      針對留守兒童、問題青少年家庭管教難度大等情況,巴南區婦女聯合會、人民法院等10部門發布《家庭教育指導實施細則》,實施“花兒與陽光”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務、新時代中小學幼兒園養成教育行動計劃,彌補家庭教育短板,營造和諧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

      搭建平臺促鄰里和睦

      試點工作中,巴南區以“和美鄰里”為主題,開展鄰里百家宴、德法民星秀等活動,搭建鄰里溝通交流平臺,面對面拉近距離、解決糾紛,改變相見不相識、冷漠不相讓等狀況。

      發動村(居)民制定完善《文明養狗公約》《文明健身公約》,充分體現謙讓、和善、寬容等理念,解決遛狗不拴繩、健身噪音擾民等違反社會公德的問題,有效防范化解鄰里矛盾糾紛。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