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每日速讀!美控槍新法生效一個月槍擊案有增無減
      發(fā)布時間:2022-08-01 06:43:23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環(huán)球聚焦□王一同近日,由52輛黃色校車組成的“流動博物館”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揭幕。52輛校車上的空座,代表2020年以來在美國歷次槍擊案中被殺

      □ 環(huán)球聚焦

      □ 王一同

      近日,由52輛黃色校車組成的“流動博物館”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揭幕。52輛校車上的空座,代表2020年以來在美國歷次槍擊案中被殺害的4368名兒童,車上還擺有遇難兒童的遺物和照片。雖然美國總統(tǒng)拜登簽署了一項槍支管制法案——《兩黨更安全社區(qū)法》,打破美國近30年來未出臺任何控槍法案的局面,但如今,一個月過去了,美國各類涉槍暴力事件仍在頻繁發(fā)生,“歷史性”控槍法案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國際社會普遍評論這一法案“隔靴搔癢”,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美國槍支暴力問題。


      (資料圖片)

      各地槍案仍頻發(fā)

      正如批評者此前所擔心的那樣,新的槍支法案未能為美國的槍支暴力畫上句點。批評者認為,兩黨在經過幾周閉門討價還價后,控槍派的關鍵主張還是未能在法案中得到體現。法案既沒有規(guī)定禁售攻擊性武器和高容量彈匣,也沒有要求普遍加強購槍者背景審查,更沒有觸及美國民間槍支泛濫問題。

      就在法案簽署一周后,7月4日伊利諾伊州海蘭帕克市發(fā)生的“獨立日”游行槍擊案中,造成至少6人死亡、31人受傷。在7月17日印第安納州格林伍德公園購物中心美食廣場槍擊案中,共有3人死亡、2人受傷。

      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日前刊文評論稱,這提醒人們新法律在解決美國槍支暴力犯罪問題上具有局限性。

      根據非營利組織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新法生效后一個月的時間里,美國各類涉槍暴力事件仍在頻繁發(fā)生。其中,在7月份,美國各地的大規(guī)模槍擊案更是超過了70起。

      圖為5月28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南部尤瓦爾迪市的城市廣場,市民哀悼槍擊事件遇害者。 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攝

      “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指出,在2020年以前,網站從未記錄過一個月發(fā)生超過60起大規(guī)模槍擊案,也就是不包括槍手在內,造成4人或4人以上傷亡的槍擊案。

      另據《洛杉磯時報》報道,當地時間7月11日,加利福尼亞州南部便利店發(fā)生連環(huán)槍擊案,目前已經致兩死三傷。就在同一天,拜登在白宮舉辦活動慶祝跨黨派控槍法案通過。

      7月25日上午,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一機場發(fā)生一起槍擊事件。據美國媒體報道,這名女子疑因家庭矛盾而開槍,事發(fā)時旅客四散奔逃,尖叫聲不斷。機場在事發(fā)后短暫中止運營。

      受害者家屬不滿

      “你們必須做得更多!”一名校園槍擊案受害者父親的大聲呵斥打斷了拜登正在進行的控槍演講。

      據“福克斯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11日,拜登在白宮南草坪舉辦活動,慶祝《兩黨更安全社區(qū)法》通過。拜登在活動中大肆宣揚這個跨黨派控槍法案所取得的成績,稱其為“多年無所作為后的真正進步”。當時活動現場有來自各個預防槍支暴力團體的倡導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槍擊事件受害者的幸存者和家屬。

      據網絡視頻顯示,在被打斷后,拜登一開始試圖安撫這名男子,稱,“坐下來,你會聽到我要說的話……”但這名男子并未停止,而是持續(xù)大聲喊話,同時觀眾席上響起了掌聲,拜登只能保持沉默,隨后這名男子被工作人員打斷并強制帶離現場。

      打斷拜登演講的憤怒男子名為曼努埃爾·奧利弗,是一名校園槍擊案受害者的父親。其子名為華金·奧利弗,是2018年馬喬里·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槍擊案的受害者之一,被殺害時年僅17歲。

      奧利弗在本次活動前就發(fā)推特指責拜登使用“慶祝”一詞,他認為這一法案在防止槍擊事件方面做得還不夠,法案在控槍上取得的成就遠不足以用“慶祝”一詞來定調。

      當日稍晚時候,白宮新聞發(fā)言人皮埃爾回應稱,拜登理解這位家長的痛苦,并承認在槍支管制問題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少槍支管制倡導者表示,現在宣布勝利還為時過早。有媒體評論稱,跨黨派控槍法案相對有限,它沒有禁止任何類型的武器,僅僅鼓勵各州制定新措施來限制槍支。

      慈善組織“槍聲降臨美國”負責人伊戈爾·沃爾斯基表示:“這沒有什么值得慶祝的,這只是國會應該做的最低限度的事情,槍支暴力危機更加緊迫。”

      新法未解根本問題

      根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近日發(fā)布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拜登于6月份簽署的控槍法案力度不夠,難以有效減少美國國內泛濫的槍支暴力,就像“隔靴搔癢”。

      其中,有78%的受訪者對這項法案能否有效減少槍支暴力持懷疑或否定態(tài)度;有42%的受訪者認為新法作用不大,36%的受訪者則認為“完全沒用”。此外,63%的調查對象希望國會通過新一輪控槍立法,解決槍支暴力問題。

      紐約市立約翰杰刑事司法學院教授丹尼爾·費爾曼指出,“控槍法案是那群參議員精心設計的,共和黨和民主黨雙方都明白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妥協(xié),并沒有完全實現那些最積極地試圖控制槍支暴力的人所尋求的目標。可以肯定的是,它遠遠沒有解決槍支暴力問題。”

      控槍活動人士、2018年帕克蘭市校園槍擊案幸存者大衛(wèi)·霍格說:“我們不想在這里呼吁控槍,因為這原本是像總統(tǒng)這樣的人該做的工作,但我不得不這么做,因為我們的政府無所作為。”

      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之女帕蒂·戴維斯最近撰文表示,當一個國家人人擔心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合法攜帶槍支的人時,意味著這個國家已被削弱。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亞太裔維權組織7月25日發(fā)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華裔是最擔心遭歧視或仇恨攻擊的群體,因此也是最支持嚴格控槍、收緊地方執(zhí)法的群體之一。

      報道稱,在受訪者中,有77%的亞裔民眾認為美國總統(tǒng)和國會立法者應通過更嚴格的槍支法案,打擊犯罪。而在社會問題與焦慮方面,更有高達97%的亞裔在日常生活中擔心遭到仇恨攻擊、騷擾或歧視。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在激增的槍擊事件的影響下,美國人的恐懼和焦慮與日俱增,“與槍擊事件的斗爭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一位受訪者表示,她現在非常害怕送孩子上學,“沒有安全感,因為你知道你能做到的事情太少了”。

      分析人士稱,美國槍支暴力事件頻發(fā)的背后有著復雜的因素,根深蒂固的槍支文化是一個重要原因。想要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的槍支暴力問題,就要采取更嚴格的控槍法案。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