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熱點在線丨“打”和“防”兩個輪子一起轉
      發布時間:2022-07-29 07:39:24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關注·“百日行動”□本報記者王瑩□本報通訊員孫衛鋒吳航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啟動以來,福建省莆田市公安局采取雷霆手段全線出擊,

      □ 關注·“百日行動”

      □ 本報記者 王瑩


      (相關資料圖)

      □ 本報通訊員 孫衛鋒 吳航

      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啟動以來,福建省莆田市公安局采取雷霆手段全線出擊,統籌警種部門資源和力量為派出所提供有力支援,已抓獲(勸投)各類在逃人員103名,全力營造清朗、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今年以來,莆田市公安局大力實施莆田市委“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全力打造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推動社區警務工作全面融入社會綜合治理,激活治理“神經末梢”,實現“打”和“防”兩個輪子一起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常駐社區+掛鉤村居

      織密社區鄰里“一體化”安全網

      警務室是離群眾最近的基層治理前端平臺。

      莆田市公安局細化最小單元,重新劃分警務網格,建成34個標準化警務工作站,同步推動一批老舊警務室升級改造,把工作落到最前端,實現市-縣區-鎮街-村居-網格-單元“六級穿透”,讓這些工作站成為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

      為了凝聚基層治理合力,莆田市公安局推行“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推動“警格+網格”一體建設、捆綁作業,55個警務室實現與“黨建+”“綜治+”兩中心的合署辦公,達到基層執法力量優勢互補、力量互增。據統計,莆田市有51名派出所所長、472名社區(駐村)民警兼任鎮街、村居班子成員。

      這些社區民警扎根村居網格,深耕社區警務,著眼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通過組建“民警+村居干部+網格員”反詐宣傳小分隊,營造“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的濃厚氛圍,全力構筑防止群眾被騙的“防火墻”。今年上半年,莆田市公安局打擊電詐繼續保持“三降兩升”態勢,即電詐警情、刑事立案和財產損失數分別比降36.6%、28.4%、43.3%,破案率和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分別比升9.3%和32.2%。

      莆田市公安局還在全省首創“全警掛鉤村居”工作機制,形成“基層需求‘吹哨’、警種部門響應”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已有2730多名民警對接全市56個基層派出所,覆蓋54個鄉鎮(街道)的890多個社區(村),實現民警參與率、鎮街覆蓋率“兩個100%”。

      線上服務+空中警務

      構建便民惠民“一刻鐘”服務圈

      打造和升級8個村居警務室、1個警務站、101個警務工作微信群,每個家庭至少有一名成員加入社區微信群……

      在“媽祖故里”湄洲島,這些“線上+線下”的警務服務“端口”就如同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把每一名島民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家已經有了“有事報情況、無事報平安”的共識,島上一有風吹草動,社區民警第一時間即可知悉。

      莆田市公安局延伸基層治理觸角,創新線上警務,全面實施“微信入戶”工作模式,共建立微信群5000余個,有87萬余名常住人口加入。上級的政策部署、階段的防范重點,以往要一天甚至幾天才能傳達到位,現在幾分鐘就可完成。

      張起“順風耳”,擦亮“千里眼”。莆田市公安局優化前置無人機指揮調度平臺,首建無人機空中警務管理工作站,讓警用無人機常態化參與接處警、交通管理等工作,處警到場時間縮短到兩分鐘以內,且實現指揮中心、出警人員、警情現場三位一體同步圖片傳送交互分享,真正讓群眾感受到“警察時刻就在身邊”。

      針對夏季涉酒交通事故高發,莆田市公安局提出“酒醉駕怎么抓都不為過”的工作理念,每日至少設置執勤點15處,并同步運用無人機實施空中巡查喊話,努力形成“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喝酒開車必被查”的社會共識。

      前置關口+閉合循環

      打造案結事了“一站式”新平臺

      20年前,莆田市仙游縣賴店鎮留仙村村民老王在建房時,經協商使用了鄰居的自留地。后因兩家關系惡化,鄰居要求老王拆掉房屋,退還自留地,雙方積怨越來越深。

      作為出生在留仙村的“掛鉤”民警,莆田市公安局法制支隊副支隊長王國容發揮自己人熟地熟的優勢,向雙方當事人釋法說理,妥善把這起糾紛化解在當地。

      莆田市公安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突出“治未病”和“止于發端”,聯合鎮村(街道)積極搭建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聯合調解“一站式”平臺,全市68個派出所均建立駐所人民調解室,配備專職調解員兩名及兼職調解員若干名。

      鎮海派出所位于莆田中心城區,日均接警情30余起,其中60%為非警務糾紛。為了破解基層矛盾糾紛化解難題,鎮海派出所與110接處警中心深度對接,創建矛盾糾紛流轉群。在實際工作中,接處警人員對非警務糾紛進行具體轄區分流“派單”,社區民警在群里秒“接單”,隨后快速上門解決矛盾糾紛并及時反饋“消單”。今年以來,鎮海派出所共調解各類糾紛案件35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

      湄洲島上,湄洲派出所整合工商、衛生、司法、旅游等多部門調解資源,打造“媽祖評理室”和“調解之家”,做到調解陣線前移、矛盾糾紛快調,形成工作閉環。社區民警介入矛盾糾紛調處后,都會把雙方當事人請到“媽祖評理室”,實現“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島”。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