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即時焦點:洣水河畔唱響“五牛精神”
      發布時間:2022-07-28 15:37:32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記者劉希平□楊娟7月21日,平安湖南建設表彰大會在長沙召開,會上表彰了平安湖南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茶陵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雷

      《法治周末》記者 劉希平

      □楊娟


      (資料圖)

      7月21日,平安湖南建設表彰大會在長沙召開,會上表彰了平安湖南建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茶陵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雷桂卉獲評“平安湖南建設先進個人”,湖南檢察系統獲此殊榮的僅9人。

      先進典型的成長,離不開良田沃土。在茶陵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偉看來,近年來,茶陵縣檢察院干警在“五牛精神”檢察文化示范引領下,先進典型頻出,各項檢察工作更是有了新的發展。

      走進茶陵縣檢察院榮譽室,一塊塊獎牌和一本本榮譽證書映入記者的眼簾:“全國檢察機關人民滿意檢察院”“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省檢察文化活動先進單位”“全省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省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市政法工作先進單位”……

      每項榮譽背后都有干警們艱辛拼搏的故事,每份成績背后都凝聚著干警們的奉獻與執著。在檢察長陳偉眼里,茶陵檢察官身上都有著一股“吃得虧、霸得蠻、不服輸”的牛勁兒。

      那么,茶陵縣檢察院打造的“五牛精神”文化品牌有何深厚內涵?這一檢察文化又是如何引領茶陵檢察工作走向新的發展?

      凝聚全院共同價值追求

      發源于湘贛邊境羅霄山脈的洣水河,從茶陵縣城穿城而過。在洣水河畔,有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民間神物“南浦鐵犀”,相傳此為南宋茶陵縣令劉子邁主持鑄造而成,寓意鎮惡揚善、守護一方安寧。茶陵因此也被稱為“犀城”。 如今,鐵犀已經成為省級文物,而“茶陵牛”也成為了茶陵人的精神圖騰。

      在這塊充滿文化底蘊沃土中成長起來的茶陵縣檢察院,堅持以“茶陵牛”精神激勵干警干事創業。2021年,茶陵縣檢察院新一屆領導班子在融合地域特點、法治特征、檢察特色的基礎上,提出了“五牛精神”:忠誠剛正“鐵犀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激情活力“小犢牛”。

      陳偉向《法治周末》記者介紹,打造“五牛精神”檢察文化品牌,就是以“鐵犀牛”精神永葆政治本色,以“老黃牛”精神聚力主責主業,又以“孺子牛”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檢察宗旨,以“拓荒牛”精神推動檢察工作創新發展,還以“小犢牛”精神激發昂揚向上的工作斗志。

      記者在茶陵縣檢察院采訪時看到,在該院一樓大廳的墻上,有一塊大型“五牛精神”浮雕墻,在檢徽旁邊,象征“五牛精神”的各類牛形圖案,被雕刻得栩栩如生。

      除了專題文化墻外,茶陵縣檢察院還通過打造部門特色墻,建立職工之家、青年之家、老年之家和婦女之家等活動陣地,建設青年沙龍室、市圖書室分館、微直播室等專門場所,弘揚“五牛精神”。同時,該院還通過開展演講比賽、唱紅歌比賽、寫作征文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五牛精神”檢察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陳偉向記者表示,“五牛精神”凝聚著茶陵檢察干警的共同價值追求,通過弘揚“五牛精神”,從理念、作風、作為、修養等方面精準發力,以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理念先進、業務精通、作風過硬、清正廉潔的茶陵檢察隊伍,推動茶陵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五牛式”檢察干警不斷涌現

      記者在茶陵縣檢察院采訪時發現,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努力推動,“五牛精神”在該院干警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五牛式”的檢察干警也不斷涌現。

      “作為新時代的檢察人,我們更應深刻領悟‘五牛精神’,多謀民之利、多擔事之難、多創業之新,無畏艱苦、不計得失,戮力前行,犇出發展加速度。”茶陵縣檢察院青年干警吳婷參加全縣寫作比賽時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茶陵縣檢察院黨組成員、檢委會專職委員陳玉光27年里扎根辦案一線,共辦理了2000多件案件,被譽為“鐵犀牛式”的檢察官。2020年,株洲市檢察院指定陳玉光為主辦理王某明等30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案,該案涉案人員、犯罪事實、罪名眾多,關系復雜,案卷材料多達兩百余冊,壓力和挑戰空前巨大。陳玉光迎難而上,勇于擔當,辦出了經得起考驗的鐵案。最終該案30名被告人全部認罪認罰,合力追繳涉案財產14億余元。

      今年54歲的陳文,2016年從副檢察長職位退居二線,他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幫扶隊隊長一職,扎根基層一干就是6年,他寫了30多本工作日記,字里行間都是對困難群眾的牽掛和幫扶。

      而像陳文這樣“老黃牛式”的干警,還有很多。有著“老黃牛”般溫潤性情的第一檢察部副主任陳田,是該院辦案數量最多的檢察官,他平均每年辦理的刑事案件達100多件。

      茶陵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雷桂卉,是該院“孺子牛”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名“80后”檢察官,她始終秉持著灼灼赤子心,滿腔檢察情,做到心系人民、務實求進,在平凡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她先后獲得“全省掃黑除惡先進個人”“湖南省十佳公訴人”“株洲市十大平安衛士”等榮譽20余項。

      茶陵縣檢察院副檢察長張建紅,被譽為茶陵檢察公益訴訟的“拓荒牛”。2020年,內設機構改革以后,在她的帶領下,茶陵縣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逐步走向高質量、深層次發展階段,成果豐碩,先后向行政機關提出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269件,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24件。

      辯論場上沉著冷靜,司法辦案嚴謹細致,理論研究勤于思考,志愿服務傳遞溫情……,茶陵縣檢察院還有一群“小牛犢式”的檢察干警,他們以踏實肯干、敢于拼搏的擔當精神和積極向上、充滿激情的青春力量,依靠茶陵檢察青年人才培養戰略平臺,快速成長為新一代茶檢人的優秀代表。干警陳文雅榮獲首屆“湖南省十佳熱愛讀書檢察官”,“95后”青年干警馮田去年拿下了株洲市檢察宣傳工作第二名的好成績。

      為新時代檢察事業凝魂聚力

      《法治周末》記者在采訪中獲悉,茶陵縣人民檢察院“五牛精神”檢察文化項目,今年榮獲“湖南省檢察機關優秀文化品牌”稱號。

      蓬勃向上、極具感染力的“五牛精神”檢察文化,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滋養著茶陵縣檢察院每一名干警,也激勵著他們以積極作為的政治擔當和法律智慧履職盡責、干事創業。

      安居樂業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在“五牛精神”的熏陶下,茶陵縣檢察院始終堅持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重大任務,重拳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性犯罪和,很好地詮釋了懲惡揚善這4個字的深刻內涵。2020年以來,共批準逮捕447件617人,提起公訴763件1170人,批捕起訴準確率均達到了100%。同時,茶陵縣檢察院深耕主責主業,銳意開拓謀發展,積極探索完善工作機制,自覺能動履職,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先后推動建立“河‘湖’長+檢察長”制、“市場監管員+檢察官”制、“法治副校長+檢察官”制、“林長+檢察官”制等協作機制,探索建立代表建議、委員提案與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銜接轉化機制,同時建立檢察一體化機制,搭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法律監督網,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

      2020年以來,茶陵縣檢察院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公益訴訟在行動”系列活動,公益訴訟立案269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4件。督促20個衛生院(分院)建立污水治理設施;督促20余家中小學校、幼兒園食堂整改升級;督促16家敬老院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督促補植復綠1342.84畝、繳納代為補植復綠費28.5萬元、增殖放流魚苗40000余尾。督促職能部門籌集280萬元用于茶陵縣列寧高級小學舊址的修繕保護。

      茶陵縣檢察院以“五牛精神”文化建設,助推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做法,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關注。

      “文化育檢,潤物無聲”,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捷認為,優秀的檢察文化集中體現了檢察職業的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它是檢察人員普遍接受和認同的價值取向,對檢察人員的行為具有導向作用,同時可以增強檢察機關的凝聚力。

      “茶陵縣檢察院打造的‘五牛精神’檢察文化品牌,具有地域特色。通過充分發揮‘五牛精神’檢察文化的教育、凝聚、約束、激勵、輻射功能,可以為新時代檢察事業凝魂聚力,提升辦案質效和司法公信力,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檢察事業的創新發展。”黃捷對記者說。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