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全球快消息!江西吉安:高質量地方立法促市域社會善治
      發布時間:2022-07-26 07:40:27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市巡禮□本報記者黃輝沒有實行物業管理的小區,誰負責綠化養護?綠化工程怎樣順利移交管理?如何處罰毀綠行為……5月1

      □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市巡禮

      □ 本報記者 黃輝

      沒有實行物業管理的小區,誰負責綠化養護?綠化工程怎樣順利移交管理?如何處罰毀綠行為……


      (資料圖)

      5月13日,在《吉安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立法聽證會上,來自社會各界的16名聽證代表各抒己見。這是江西省吉安市書寫全過程人民民主“吉安篇章”的生動實踐。

      “法者,治之端也。地方立法關鍵在于能不能‘立得住、行得通、用得好’。”吉安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彭學凱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吉安市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立法職權,充分發揮立法的主導主動作用,秉承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則,切實提高立法質量,為吉安市域社會治理夯實法治根基。

      全過程民主

      地處永豐縣的江西廣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吉安市基層地方立法聯系點之一。近日,吉安市人大常委會工作人員赴該公司調研座談,認真聽取職工意見建議,貫通立法聯系基層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總覺得地方立法離我們很遠,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感覺地方立法就在群眾身邊,人人都可以在‘家門口’為立法建言。”參加座談的公司職工深有感觸地說。

      據了解,為將全過程民主貫穿于地方立法始終,吉安在全市范圍內確定了41個基層地方立法聯系點,基層群眾通過立法聯系點,就可以及時高效地反饋對地方立法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立法機關則通過立法聯系點打造“立法直通車”,與基層群眾零距離、面對面,直接掌握“第一手”民情民意。近年來,吉安共收到9部地方性法規反饋的意見建議620余條。

      “為多方參與聽取民意,相關部門在召開地方立法座談會、協調會時,要求有一定數量的行政相對人參加,不能只聽取管理者一方的意見。”彭學凱介紹說,對涉及重大利益調整或有較大分歧意見的地方立法,吉安還組織召開聽證會,充分聽取各利益相關方的意見。

      此外,在編制地方立法規劃計劃時,吉安注重采納人大代表提出的地方立法議案建議,積極邀請人大代表參加地方立法調研、座談、評估、論證等活動。

      全要素細化

      近年來,吉安市圍繞廬陵文化傳承、城鎮飲用水、農村人居環境、贛江保護、住宅小區管理、煙花爆竹燃放等事項專門立法,實現“小法辦大事”。

      “切小題目,堅持一事一法;切細內容,反復精細打磨;切準特色,破解治理難題。”彭學凱告訴記者,吉安市地方立法以立法質量為導向,推進精細化立法,確保地方法規“實用、管用、好用”。

      關注新時代熱點難點,將突出矛盾作為選題突破口,避免“大而全”。改革領域立法,注重針對具體改革事項專門立法;民生和社會治理領域立法,則緊盯具體問題。

      把“工匠精神”融入立法工作中,注重立法技術規范的運用,語言力求規范、準確、精煉,通過精雕細刻打造精品。如《吉安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歷經12稿修改;《吉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召開立法調研座談會、論證會等20余次,歷經30多稿修改……

      此外,以《吉安市住宅物業管理條例》為例,吉安市針對物業公司任性收費、服務質價不符等問題,從規范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及內容著手,明確服務標準、服務價格等作為合同必備條款,物業公司不得擅自調整服務價格。該條例出臺后,全市小區物業管理的規范化水平有了較大提升,物業糾紛逐年下降。

      全方位配套

      吉安有著眾多的紅色革命遺址和紅色文化資源,被稱為“沒有圍墻的紅色博物館”。

      湘贛邊三年游擊戰革命遺址位于武功山南麓,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在“守護紅色軍事文化史跡”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中,吉安檢察機關聯合杭州軍事檢察院對該遺址進行全面尋訪調查,共尋訪革命遺跡和紅色文化遺存60余處。

      這一經驗做法也被地方立法所采納。新出臺的《吉安市紅色文化遺存保護條例》,對紅色文化遺存從調查認定、保護管理、傳承利用和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范。

      據了解,吉安市注重增強適用地方性法規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對涉及全市地方性法規的案件,依法在司法實踐中予以適用,促進立法與司法的“良性互動”。同時,高度重視立法的“后半篇”文章,將立法工作與執法、司法、普法等有機統一起來,推動市域立法落地見效。

      為實現立法與執法緊密銜接,吉安市還針對部分實體性法規出臺相關配套性規定,建立統一的行政裁量權基準,規范執法行為。在此基礎上,出臺督促落實地方性法規配套規定制定具體工作辦法,使之成為一項常態性法規實施工作。

      “普法是推動地方法規貫徹實施的關鍵環節。”彭學凱表示,吉安市做到立法與普法有機結合,把頒布實施的地方法規列入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和普法學習內容,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各級領導干部做起,全市共29萬人次參與法治宣傳,引領帶動全民自覺維護法治權威,使立法過程成為引導社會輿論、凝聚各方共識的過程。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