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北京立法促科技成果轉化 45條直擊“堵點” 突出可操作性
      發布時間:2019-11-28 10:12:01 文章來源:新華網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27日表決通過了《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并將于2020年1月1日起實施。《條例》集中體現北京市近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27日表決通過了《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并將于2020年1月1日起實施。《條例》集中體現北京市近年來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探索形成的有益經驗,以問題為導向,突出可操作性,直擊科技成果轉化“堵點”。

      截至2019年10月,北京有效發明專利27.8萬件,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129.1件。目前,全市每天新增發明專利授權近150件。在科研單位、科技人員手上,有大量能夠轉化的科技成果。

      《條例》共6章45條,針對北京市成果轉化突出問題,主動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實現“有的轉”(解決源頭問題)、“有權轉”(解決權益問題)、“愿意轉”(解決動力問題)、“轉的順”(解決體制機制問題)。

      據介紹,《條例》將賦予創新主體更大自主權,調整“事后獎勵”為“事后獎勵”+“事前產權激勵”并行。明確規定高校院所可以將其依法取得的職務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及相關權利,全部或者部分給予科技成果完成人,并約定雙方成果轉化收入的分配方式。

      同時,《條例》明確全主體適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一是明確中央在京單位適用,二是特別明確醫療衛生機構適用。北京區域內醫院眾多,各單位對醫生是否屬于科研人員、成果是否屬于科研成果、是否享受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激勵政策等理解不一。《條例》根據北京市實際以及創新主體實際需求,明確規定有關高校院所的規定也適用于政府設立的醫療衛生機構。

      此外,《條例》在激發高校院所的轉化動力、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營造良好的轉化生態等方面也做出具體規定。

      “《條例》在北京市科技創新法治體系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法治環境建設進入了嶄新階段。”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許強表示。

      關鍵詞: 北京 立法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