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佛山南海區里水鎮的智源設施藍莓種植園里,一顆顆飽滿的藍莓掛在枝頭,工人們正忙著采摘果實。
每年4月至9月,國內的藍莓才大批量上市,而這里的藍莓,早在1月就開始上市了。不但上市時間早,這里的藍莓個頭大——中大果的果徑為18-25mm,特大果平均果徑超26mm,果徑是傳統藍莓的2-3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里的藍莓為何又“早”又“大”?該種植園依托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日遠團隊科研成果,并采用鋼架大棚、基質單株盆栽、全自動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等現代化種植技術,每棵果苗各生長階段需求的營養得到了精準控制。
如今,這種大藍莓已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產品供不應求。目前,該藍莓技術已推廣與建立了15個產業項目生產基地,累計推廣面積2500多畝,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正朝著更高的推廣面積邁進。
產業化種植藍莓并非易事
藍莓雖小,能量卻大,被譽為“對視力好的頭號水果”“果蔬抗氧化之王”“水果中的皇后”等,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人類“五大健康果品”之一,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人類最佳營養價值十大產品”中唯一的水果。
藍莓原產于北美,由于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經濟效益,產業發展迅速,全球已有超過58個國家發展藍莓種植。我國藍莓種植面積及產量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據統計,近10年來,我國藍莓種植面積增加了5倍,產量增長了84倍,且國內市場需求量大,一直存在供需缺口。
但是,藍莓也有自己的“個性”,要產業化種植并非易事。傳統露天地栽種植的藍莓受制于土壤結構和氣候、種植技術等的影響,果徑偏小、味道偏酸、口感綿軟、果味偏淡、產量低。華南地區土壤黏重、有機質含量低、透氣性差,加上地區降雨量大,一直以來被認為并不適宜產業化種植藍莓。
長期從事設施園藝研究的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日遠看到了問題所在,也看到了市場所在。
他認為,每年4-9月,國產傳統地栽藍莓大批量集中上市,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每年6-12月進口藍莓上市,需數十天的遠洋運輸才到達國內,故水果未完全成熟時便進行采摘,因此口感差,運輸成本高。如果能夠在“空窗期”推出優質的藍莓,一定會有市場。
他還看到,廣東一些地方此前大面積種了藍莓,但由于品種、氣候與技術等原因,基本沒什么效益,沒有給村民帶來收益。因此,他希望通過技術上的突破,改良品種,創新技術,培育出高品質的藍莓,最后能讓村民與農業企業受益。
2016年開始,陳日遠決定啃這塊硬骨頭,帶著團隊扎進了實驗室和基地。從品種的篩選、苗木的繁殖,到種植方式的創新、品質的控制,再到采后的保鮮等,他決定突破整個產業鏈的關鍵核心技術。
全產業鏈研究藍莓新品種
“可以說是從零起步。”陳日遠說。
雖然目標十分明確,但技術上的難點非常多,首當其沖的是品種。
藍莓屬于北方的品種、國外的品種。廣東緯度低,光熱條件與藍莓的傳統生長地區不同,土壤條件也不一樣。在廣東用傳統地栽方式種植藍莓,開花少,產量低,口感也不佳。
“這些技術看上去高深,但說到底還是栽培技術的問題。別人能搞的,我們也能搞!”陳日遠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圍繞“早、豐、大、甜、脆”,團隊進行品種適應性的試驗和篩選。陳日遠帶領團隊在四個基地進行實驗,通過變異株篩選、雜交等技術,不斷篩選適宜華南設施栽培的優質品種。
最多的時間花費在研究工作的重復上,育種、剪枝、配營養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現成的栽培基質與營養液配方,沒有現成的修剪時間和修剪方式,所有步驟都只能慢慢摸索。
“藍莓太嬌貴了,任何一個種植環節出現問題都不行。”陳日遠感慨。
就這樣,陳日遠團隊利用華南獨有的溫熱條件,創新大棚基質栽培的生產方式,通過8年時間攻克了品種適應性篩選、樹形培養修剪、促花保果、品質調控、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最終篩選出適合南方氣候種植的“南高系列大果藍莓”品種,穩產期快、產量高、品質好,大大突破了傳統藍莓的限制。
與傳統的地栽藍莓相比,這一品種具有自身的優勢:其一,品質好,果實大,果徑是傳統藍莓的2-3倍,且甜度適中,飽滿爽脆口感好。其二,上市更早,國產地栽藍莓通常的上市期在4-9月、進口藍莓的上市期在6-12月,這一品種的藍莓在1-4月就率先上市。其三,產量更高,傳統地栽藍莓一般3年后產果,最高畝產700-1200斤,而該設施栽培品種可實現1年豐產,畝產3000-4000斤以上。
“去年我還見到一個果徑42毫米的藍莓,和我手表差不多大!”陳日遠自豪地說。
市場需求大 藍莓供不應求
陳日遠明白,品種選育與技術的創新只是大果藍莓成功的第一步,在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中,產學研一體化運營模式才是關鍵。
“我們的研究絕對不是為了發論文而發論文,我們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陳日遠說,華南農業大學一直非常重視成果轉化,團隊從一開始就特別關注產業化,與公司進行各類合作,這一產品和技術已申請了10多個專利,屬于團隊和公司共有,研究成果的產業化之路會更為順暢。
圍繞“南高系列大果藍莓”這個新品種,團隊決定打造藍莓生產管理的產業新范式。種植、采摘、分級、加工、儲存、運輸、銷售……
從2021年開始,陳日遠團隊的技術成果開始產業化推廣應用。當年,華南農業大學與廣州智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開展“華南設施藍莓項目”研究。由陳日遠擔任首席技術專家,園藝學院設施園藝課題組參與組成設施藍莓創新研究團隊,校企聯合、多學科聯合開展全產業鏈技術研發。
如今,在佛山智源農業藍莓種植園,園區采用鋼架大棚、基質單株盆栽、全自動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等現代化種植技術,實現全方位智能監控,確保每棵植株在每個生長階段都能“飲飽水”“吃飽肥”。
項目運營方廣州智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林釗鈴介紹,利用先進的種源和種植技術,在這里實現了規模化、產業化藍莓種植,次果率不超2%,果徑都在18mm以上。預計今年上市量超21萬斤。
“看到技術要求、技術指標基本上按照我們的設想去實現,這個春節是我最開心的一個春節。”陳日遠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前后,看到200多畝的藍莓長勢喜人,通過技術預測到一定會豐收,就像看到自己的小孩馬上要出生一樣。
正如此前陳日遠預測一樣,這一品種的藍莓市場非常寬廣。許多水果連鎖企業、連鎖超市、電商平臺、出口公司等都在和團隊洽談,有些已經簽訂了協議,有些正在嘗試合作,目前藍莓產品供不應求。
藍莓的產業化之路,還在不斷拓寬。江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過去十余年深耕園林、環保、市政和生態建設多領域。該公司董事長張進華對這一品種藍莓前景非常看好,于是決定共同開發這一藍莓產品。
1月12日,肇慶金嘉江廣藍莓基地開工奠基。該項目首期用地230畝,投資3000萬元,計劃于2023年4月完成基礎建設及種植,2024年1至4月實現首年采收。
張進華表示,在持續擴大建設種植規模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品質,打造優質高端特色藍莓品牌,延伸藍莓產業鏈,爭取將藍莓基地打造成為特色農業重點項目,幫助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帶動群眾共同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我們種植藍莓,不占用基本農田,可以把一些廢棄的、不適宜耕作的土地利用起來,只要有大片平整的土地能搭建大棚就可以。”陳日遠說,這樣既可以給當地帶來可觀的土地租金,又能讓農民實現當地就業。
隨著市場前景的不斷看好,參與這一品種藍莓產業化的主體越來越多,合作模式也更加多元,陳日遠和團隊今年正朝著推廣面積上萬畝的目標邁進。
繼8月11日、14日連續兩次召開電力保供工作緊急視頻會議后,8月15日,四川再次召開電力保供調度會。記者從會上獲悉,預計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將
今年以來,四川積極擴大能源領域有效投資,前7月能源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93億元、同比增長4%。8月15日,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前7月煤炭類
8月15日,全省防汛減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深刻汲取彭州8·13山洪災害教訓,分析研判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8月9日,攀枝花技師學院實習工廠里,焊花四濺,機器聲此起彼伏。身穿工作服的教師周樹春,在一間間操作室里進進出出,指導學生們焊接。過去
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上半年全省物流需求平穩增長,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全省社會物流總額64096 2億元,同比增長4 4%;全省物流業總收入為2270
在全球最大地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掘進機生產計劃已排到年底;千億級工程機械產業園區邊建設邊生產,打造智能制造標桿……時已立秋,三湘大
上猶縣水巖鄉衛生院醫生蔡昌才驅車前往金盆村為村民駱運招治病。以往,每月去醫院就診不僅路途遠,還要排隊。這幾年有了家庭醫生后,直接送
今年2月以來,省藥監局深入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堅持問題導向,以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為手段,推進專項整治行動
沒想到,現在直接在窗口就能辦理,真是太方便了。蔣瓊在九江市經營一家造型工作室,近期有意擴大生意規模,需要資金周轉。她帶齊資料來到九
記者從新余海關獲悉,今年上半年,新余市外貿取得了較好成績,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84 3億元,同比增長84 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4 9個百分點
作為南昌市第二季度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之一,南昌數谷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計劃2024年5月完工交付使用,擬引進字節跳動、華為(南昌)工
淮南市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頒發了第一張淮南市高層次人才優才卡。為深化我為人才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高層次人才服務保
連日來,宿州市埇橋區不斷細化各項工作舉措,壓實防汛各項責任,提升應急救援保障能力,筑牢防汛安全堤。目前,該區防汛物資已儲備到位,全
近日,無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無為市福渡鎮人民政府在無為潤峰中海置業有限公司項目部現場舉行交地即交證頒證儀式,標志該市交地即交證優
設施齊全的衛生食堂、水沖式的獨立衛生間、樓道墻體粉刷一新的宿舍……走進安徽省全椒縣武崗學校,已經運行滿一年的農村特色寄宿制學校成果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
記者日前從安慶市民政局獲悉,該市慈善會近日設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共同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該基金專項用于資助城鄉社區老年食堂、社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
近日,國網淮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來到110千伏中泰變電站開展防汛隱患排查。該公司積極落實2022年防汛度汛措施,提前細化應急預案,推進極端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
今年以來,全椒縣不斷完善拓展人力資源信息庫、勞務對接信息庫、企業用工需求信息庫三庫信息資源,已摸排400多家次企業缺工崗位信息1 2萬個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
宿州市埇橋區實施博士匯工程,柔性引進29名博士擔任副鄉鎮長或園區副主任,他們將為加快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強化智力支持。目前,博士專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
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省政府印發《安徽省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明確從編制2023年預算起,在全省范圍內全面
5月份安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
近日,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發布了我省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統計數據。統計顯示,我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 3%,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 4個百分
安徽多種方式引導群眾防范非法集資風
合肥地鐵1號線、3號線上滾動播放防范非法集資宣傳視頻,淮南市發布《致老年群眾的一封信》……6月份是一年一度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月,今
鐵路部門持續加大長三角地區運力投放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隨著上海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為進一步適應旅客出行需要,助力復工復產,鐵路部門自6月10日起持續加
安徽六安持續精準施策全力促進工業發
六安市與蔚來汽車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智能電動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園區。該園區一期計劃2023年上半年投產,建成后將具備年產30萬噸鋁壓鑄產能,
安徽淮北全力維護外賣送餐員合法權益
為切實防范化解新業態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強化外賣送餐員權益保障工作,淮北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維護外賣送餐員合法權益。淮北
湖南漣源開展專項行動一對一為企業紓
位于漣源市的湖南三合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兩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生產聚氨酯和巖棉復合板。因產品升級與產能擴充,急需新增兩條生產線,
湖南藍山縣進村入戶排查整治自建房安
老叔,這棟房屋墻體有開裂痕跡,要維修加固,安全重要!5月20日,藍山縣塔峰鎮果木村,黨員干部上門開展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連日來
一季度湖南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
近日,湖南省工業通信業節能監察中心發布一季度全省六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耗統計監測報告。據該報告,一季度全省146家主要高耗能企業的萬元
濟南起步區一年來累計簽約優質項目11
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建成通車,占地4000余畝的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產業園加快施工……記者21日采訪獲悉,建設實施方案獲批復一
山東發布通知啟動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部署開展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點工作。此次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