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天天訊息:要實現“雙碳”目標需付出艱苦努力
      發布時間:2022-11-01 15:37:09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要實現“雙碳”目標需付出艱苦努力

      讓藍天更藍,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中國石化集團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環保監察人員使用監測儀器在廠區內進行空氣質量監測視覺中國供圖

      ◎本報記者 李 禾

      隨著大氣污染物濃度的持續下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需要走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發展的路徑。


      (相關資料圖)

      賀克斌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近日,北京等地出現了中重度空氣污染過程。在生態環境部10月27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10月正處于秋冬季節轉換期,氣溫、濕度晝夜變化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在低壓、高濕、強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下,容易出現污染過程。北京等地近期出現的大氣污染過程,正是受到了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等。

      在完成了2013—2017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2018—2020年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藍天三年”)之后,接下來,我國該如何進一步提升藍天的純度?該如何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

      我國成為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我國近十年對治理大氣污染最重要的兩個計劃是,2013年開始實施的‘大氣十條’和2018年開始的‘藍天三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說,這兩大計劃帶動了一大批重大污染減排工程,取得顯著效果。其中包括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燃煤鍋爐綜合整治、揮發性有機物(VOCs)綜合治理、農村散煤清潔取暖治理、移動污染源管控,以及與秸稈焚燒相關的農業綜合治理、建筑工地和工業礦山等揚塵治理等。

      “這些重大工程減排了大量污染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我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的轉型。”賀克斌說。

      我國把產業、能源等的結構調整作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在過去十年,全國累計淘汰鋼鐵產能近3億噸、水泥近4億噸、平板玻璃1.5億重量箱、煤炭超10億噸。2021年,我國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67.4%降至56%,清潔能源占比上升到25.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量穩居世界第一。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所副所長高健認為,“十四五”“十五五”是非常關鍵的十年。“未來十年,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PM2.5基本擺脫氣象影響,遏制臭氧上升態勢。”但高健也表示,未來十年,讓臭氧污染濃度進入下降通道,仍面臨壓力。

      高健說,盡管實施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能源清潔化、交通低碳化等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已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仍在千萬噸級別,而且下降難度逐漸加大。經過此前的污染物排放治理后,現在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 ,這也意味著減排空間在縮小。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數據,2022年1—9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隨著大氣污染物濃度的持續下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但這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那么,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的驅動力在哪里?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上,需要走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發展的路徑。”賀克斌說。

      相關研究顯示,我國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在2030年至2060年間將進一步下降67%和83%。到2060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PM2.5年均濃度將能降到1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污染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

      專家表示,要實現上述改變,我國很多地區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杭州灣地處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多個國家戰略交匯區,擁有上海金山、寧波鎮海等四大石化生產基地,港口吞吐量位居全世界前列,污染排放量高,大氣污染形勢復雜。近年來,通過大氣治理,杭州灣地區空氣質量改善明顯。其中,二氧化硫穩定在低濃度水平,PM2.5濃度明顯下降,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氮雖然呈下降趨勢,但臭氧濃度卻存在波動,需進一步探索減排辦法。

      杭州灣石化化工產業集聚,VOCs排放量占長三角區域石化化工行業排放總量的43%,而VOCs是臭氧的重要前體物。同時,港口和船舶也是杭州灣重要的大氣污染物、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杭州灣地區具有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同源排放的特點,需要減污降碳協同發展。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科技處處長施敏說:“在‘雙碳’目標下,探索杭州灣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協同減排路徑,對于整個長三角地區,甚至是全國的減污降碳工作都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鑒意義。”

      杭州灣地區的情況并非個例。賀克斌說,研究表明,我國現行清潔空氣政策可以在2030年之前保持污染排放下降,屆時全國絕大部分地區PM2.5年均濃度可達35微克/立方米,但是之后的減排潛力大幅收窄,因此必須采取進一步減排措施。

      減污降碳攜手才能打好藍天保衛戰

      專家表示,進一步提升藍天的純度,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需要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國際能源署曾作出過分析,未來全世界新能源的資源量足夠提供發展所需。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化石能源對于長期發展的資源約束。”賀克斌說。

      新能源的更大好處是在利用能源的過程中,能更好地實現降碳減排。然而,專家表示,利用好新能源,達到降碳、減污、經濟增長的目標,則需要有技術作為支撐。

      “未來世界,大家都有風、光資源,誰能夠利用好風、光資源,完全取決于誰能更早地建成大規模穩定使用這些新能源的技術體系。”賀克斌強調,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降碳減排,都正在向技術依賴轉型,這也是大勢所趨。

      國際能源署分析表明,雖然全球新能源資源量足夠滿足發展所需,但目前新能源相關技術卻還不夠強大充足。從全球來看,在新能源應用中,約有50%的減碳技術是成熟的,并已經實現了商業化,但還有一半并不成熟。歐洲專利局分析顯示,目前傳統的風能、太陽能、地熱、水電等新能源專利申請量在下降,而交叉領域比如電池、氫氣、智能電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等的專利申請量在增加。

      “利用好新能源并實現減排,技術競爭成了重中之重,特別是要促進核心關鍵技術的創新。”賀克斌說。

      高健表示,要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對技術支撐的需求也越來越精細。比如北上廣深超大城市要實現持續減排,在工業集群等各方面的管理需求就要進一步細化。在碳和氮、碳和VOCs、碳和新污染物的協同治理方面,需要更加精細化和科學化,確保在低風險基礎上達到較好的減污降碳成效。

      “目前,減污降碳已開始進入到互相加強的階段。”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說,接下來,減污降碳對經濟高質量倒逼和引領作用將會顯現出來。大量與減污降碳相關的新興產業,比如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裝備制造、綠色建材新材料、數字經濟產業,已對經濟增長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無論是‘雙碳’還是減污降碳,我們都需要真正轉變觀念,通過技術創新來解決發展和減排之間的深層次問題。”柴麒敏說。

      關鍵詞:

      樂活HOT

      • 四川正式啟動三級保供電調控措施保障民生用電 優化各類電源發電計劃
        四川正式啟動三級保供電調控措施

        繼8月11日、14日連續兩次召開電力保供工作緊急視頻會議后,8月15日,四川再次召開電力保供調度會。記者從會上獲悉,預計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將

      • 前7月四川能源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93億元 油氣類項目完成投資159億元
        前7月四川能源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

        今年以來,四川積極擴大能源領域有效投資,前7月能源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93億元、同比增長4%。8月15日,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前7月煤炭類

      • 四川加力加勁堅決遏制事故多發頻發態勢 有效提升預報預警水平
        四川加力加勁堅決遏制事故多發頻

        8月15日,全省防汛減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深刻汲取彭州8·13山洪災害教訓,分析研判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 四川攀枝花推動打造職業能力建設工作品牌 提供人才廣闊展示舞臺
        四川攀枝花推動打造職業能力建設

        8月9日,攀枝花技師學院實習工廠里,焊花四濺,機器聲此起彼伏。身穿工作服的教師周樹春,在一間間操作室里進進出出,指導學生們焊接。過去

      • 上半年湖南物流需求平穩增長行業運行平穩 快遞業務量完成10.3億件
        上半年湖南物流需求平穩增長行業

        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上半年全省物流需求平穩增長,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全省社會物流總額64096 2億元,同比增長4 4%;全省物流業總收入為2270

      • 湖南各地工業企業忙生產全力以赴穩增長 生產線全力運轉
        湖南各地工業企業忙生產全力以赴

        在全球最大地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掘進機生產計劃已排到年底;千億級工程機械產業園區邊建設邊生產,打造智能制造標桿……時已立秋,三湘大

      • 江西贛州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完善“三醫”聯動機制
        江西贛州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

        上猶縣水巖鄉衛生院醫生蔡昌才驅車前往金盆村為村民駱運招治病。以往,每月去醫院就診不僅路途遠,還要排隊。這幾年有了家庭醫生后,直接送

      • 江西堅持問題導向推進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走深走實 持續完善投訴舉報渠道
        江西堅持問題導向推進藥品安全專

        今年2月以來,省藥監局深入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堅持問題導向,以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為手段,推進專項整治行動

      • 江西九江多舉措為創業者營造良好創業貸款環境 就業創業事項一次性辦
        江西九江多舉措為創業者營造良好

        沒想到,現在直接在窗口就能辦理,真是太方便了。蔣瓊在九江市經營一家造型工作室,近期有意擴大生意規模,需要資金周轉。她帶齊資料來到九

      • 上半年江西新余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4.3% 外貿主體活力持續激發
        上半年江西新余全市外貿進出口總

        記者從新余海關獲悉,今年上半年,新余市外貿取得了較好成績,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84 3億元,同比增長84 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4 9個百分點

      • 南昌高新區多舉措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加速跑 完善重大重點項目推進機制
        南昌高新區多舉措推動重點項目建

        作為南昌市第二季度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之一,南昌數谷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計劃2024年5月完工交付使用,擬引進字節跳動、華為(南昌)工

      • 安徽淮南頒發優才卡落實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制度
        安徽淮南頒發優才卡落實高層次人

        淮南市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頒發了第一張淮南市高層次人才優才卡。為深化我為人才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高層次人才服務保

      • 宿州市埇橋區細化工作舉措筑牢防汛“安全堤”
        宿州市埇橋區細化工作舉措筑牢防

        連日來,宿州市埇橋區不斷細化各項工作舉措,壓實防汛各項責任,提升應急救援保障能力,筑牢防汛安全堤。目前,該區防汛物資已儲備到位,全

      • 安徽無為市“交地即交證”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正式落地
        安徽無為市“交地即交證”優化營

        近日,無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無為市福渡鎮人民政府在無為潤峰中海置業有限公司項目部現場舉行交地即交證頒證儀式,標志該市交地即交證優

      • 安徽全椒縣推動農村寄宿制學校試點工作
        安徽全椒縣推動農村寄宿制學校試

        設施齊全的衛生食堂、水沖式的獨立衛生間、樓道墻體粉刷一新的宿舍……走進安徽省全椒縣武崗學校,已經運行滿一年的農村特色寄宿制學校成果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