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志會在全球選出35位35歲以下杰出青年創新者。2015年,32歲的陳云霽入圍了這份包括谷歌和Facebook創始人的英雄榜單。現為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的他,主持研發了國際首個深度學習處理器芯片“寒武紀”。
您可能想不到,這位年輕科學家也是一個資深游戲玩家,而且游戲還幫他與芯片研發結緣。
會打游戲讓他有幸參與國產芯片研發
一路“開掛”的陳云霽被視作天才少年。
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歲成為國產龍芯1號研發團隊中最年輕成員,24歲博士畢業,29歲晉升為研究員,33歲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
他卻坦言,在19年的學習生涯中,考第一名的次數不多,甚至經常墊底。
在少年班,既非最聰明也非最刻苦的陳云霽愛打游戲。“游戲給我的大學時代帶來很多樂趣,讓我打心底認為計算機很有意思。但芯片靈感和科研思路,更多還是從科學實驗和冥想上獲得的。”
在陳云霽看來,芯片設計乃至科學研究某種意義上也是非常復雜、激烈的游戲。“只是,這個游戲沒有攻略,也沒有對手,我們要做的是探索方法、超越自己。”
陳云霽說,未來人工智能在游戲上的應用也會比較廣。“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研究能對游戲發展起到一定作用,我覺得也挺好,相當于將興趣和職業結合。”
大學四年級時,陳云霽想去中科院計算所念研究生。龍芯1號研制組組長胡偉武是面試官之一。“胡老師覺得我游戲打得很好、又有做科研的潛力,就力排眾議把本科成績并不拔尖的我招為研究生,讓我很榮幸地成為國產龍芯研發團隊中最年輕的成員。”陳云霽說。
從龍芯3號中學會“軟硬結合”
陳云霽進行處理器體系結構研究和開發工作近12年。“沒有龍芯,就沒有今天的我。”
恩師胡偉武強大的意志力最讓陳云霽敬佩。“胡老師能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愿做的事。他敢想敢拼雷厲風行的作風,深深影響了我及后來的寒武紀團隊。”
25歲,陳云霽成為8核龍芯3號的主架構師。
與龍芯1號、2號不同,龍芯3號需要進行多核處理器架構設計,對處理器性能的要求大大提高。“以前是一桌菜給一桌客人吃,現在是一桌菜要給八桌客人吃。”
為順利“上菜”,陳云霽和同事一起鉆研文獻,但無法找到現成解決方法。不斷摸索后,他們提出并實現了一種基于層次化目錄的緩存一致性協議,使得龍芯3B在相對較低的功耗下即可達到較高的峰值性能。
這段經歷深刻影響了陳云霽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無論做什么都會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系統,而且往往是‘軟硬結合’的。智能芯片也是想把‘軟’的人工智能算法與‘硬’的芯片結合起來。即使現在,計算所的多項研究成果依然保留著這個特色。”陳云霽說。
發不出論文也要堅持AI夢
2008年,陳云霽和弟弟陳天石決定聯手做人工智能和芯片設計的交叉研究。這源于他年少時的想法:機器是否能像人腦一樣聰明?
當時,國內外這方面研究非常少,困難和阻力很大。學生也擔憂:做了后,發不出論文是不是沒法畢業?
“不過這是我的學術理想,我還是要做。”陳云霽讓學生去做相對較好畢業的熱點方向,自己則把主要時間放在智能芯片上。
他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處理器研發技術,并多次向體系結構頂級會議投稿,卻都以被拒告終。“跟現在的熱鬧相比,當時更多的是一種孤獨的感覺。”
但陳云霽深信,只要選擇正確方向并堅持下去,總能逐漸改變國際學術界。“我們扎扎實實做出了全球第一款深度學習處理器芯片,通過實際數據說明了深度學習處理器的潛力。”
后來,他們的研究工作不僅發了論文,還兩次在國際頂尖會議上獲得最佳論文獎。到今天,已有5大洲30個國家近200個國際機構(包括哈佛、斯坦福、谷歌)在應用跟蹤陳云霽團隊的學術論文。
孤獨的基礎研究者
陳云霽想讓AI芯片計算效率提高一萬倍,功耗降低一萬倍。“形象地說,未來手機的聰明程度將超過阿爾法狗,能學習人、自然、社會處理問題的方式。這意味著可以讓手機幫我們做各種事,甚至通過長期觀察和深度學習后,可能出現人類想象不到的智能。”
“造出跟人一樣聰明的機器人對小孩來說絕對充滿吸引力,能吸引他們投身科學成為計算機科學家。這是我的工作初心,但顯然很困難,我有生之年未必能看到。”陳云霽說。
他在努力研究新的人工智能模式。“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多在感知層面發力,主要想讓機器看得見、聽得懂。我覺得真正有意思的人工智能,應該是機器自己能進行聯想和推理,這就屬于認知層面。”
陳云霽認為,科技工作者很重要的一個創新要素是科學理想。“有科學理想的人可能會偏離一般意義的最優路徑,有勇氣探索冷門、未知的領域,而不是為拿項目、發論文轉投熱門領域。”
喜歡把感興趣的事做到極致,喜歡做大多數人不敢嘗試的事。陳云霽說:“要做一個好的基礎研究者,你一定是個很孤獨的人。”
記者20日獲悉,為發揮好紅色電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觀影人數近1300萬人次。來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級中學學生李何其榮獲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來,遂昌大力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1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9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29 6%,比2019年增長6 9%,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8 2
2021年,大連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16個省級美麗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規范化整治任務,完成15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2021年,大連市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網上辦十項舉措和容缺受理即來即辦秒批秒辦全程網辦,實現即來即辦事項達到40%以上、全程網
駕駛員于惠你好,請發9時15分2路線,請取33號車鑰匙。青島公交2路線駕駛員于惠完成面部識別后,面前的智能鑰匙柜自動開啟,于惠按照語音提
第五屆國際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暨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作為國際公共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國際公共藝術獎(IAP
青島機場集團透露,2021年,青島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23 76萬噸,同比增長14 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為9 63萬噸,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
2021年以來,濰坊市商務局助力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會同中國信保濰坊營業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簡化業務程序,將2200余家小微外貿企業納入省
近日,記者從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獲悉,2021年,威海、煙臺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UDI實施率達到100%,35家企業170762條產品信息
山東出臺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山東新型城鎮化將初步實現智慧化、綠
福建寧德在全省率先啟動市屬國企技能
近日,記者從寧德市相關部門了解到,寧德市以薪酬改革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啟動技能人才改革,實現市屬國企技能人才多勞多得,確保上升有通
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
為期一個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縣(市、區)
2021年福建石獅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
記者從石獅市市場監督部門獲悉,2021年,石獅市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其中,新增內資企業8309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戶、外資企業113戶、個體
“十四五”期間福建將推進醫保“八項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專項規劃》和《關于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