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新疆農產品電商出疆,首選這里“中轉”
      發布時間:2021-10-27 09:05:59 文章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疆農產品電商出疆,首選這里“中轉”

      本報記者劉荒、張典標

      地處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陜西武功,置縣史逾2370年,因彰顯武王伐紂之功而得名。《詩經》中亦有“文王受命,有此武功”的記載。

      武功古城東門的“教稼臺”,號稱中國八大名臺之一,相傳是農耕始祖后稷教民稼穡的場所,被譽為中國農業的發祥圣地。當年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選址武功,則有傳承光大之意。

      如今,在這個面積僅400平方公里的袖珍小縣,每天約有15萬單生鮮干果通過電商網絡銷往全國各地。其中,占據“半壁江山”的是新疆瓜果,銷售額占全疆農產品電商的兩成左右。

      “買西北,賣全國。”這個澤被千年的“教稼圣地”,已練就一身電商“新功夫”:在淘寶農產品電商50強縣榜單中,武功位列全國第五、西北第一。

      “水果大王”怕“差評”

      背著訂單出新疆

      駛出G30連霍高速公路武功收費站,迎面就是占地650畝的武功縣電子商務產業園(以下簡稱“電商園”)。臨街的黃色圍墻上,刷著“打造西北電子商務第一縣”等紅色大標語。

      秋日明媚的陽光,照進陜西美農網絡科技公司(以下簡稱“美農”)會議室里。公司創始人李春望回憶說,要不是自家淘寶店“差評”日漸增多,10年前他也不會走出新疆。

      2008年,由上海一家公司派駐克拉瑪依做項目的李春望,為充實日常空閑時間,開起了專賣新疆干果的淘寶店。

      3年后,他租下一整條街的倉庫,里面堆滿了庫爾勒香梨、吐魯番葡萄、和田紅棗、哈密瓜等新疆特產,每月發貨20多萬單,銷售額進入淘寶食品電商全國前十。

      這個辭職做電商的安徽小伙,也成了名副其實的“水果大王”。

      由于從新疆到內地路途遙遠,物流慢,運費貴,應季瓜果儲運難度大。有時趕上惡劣天氣,一個星期都運不出貨來。

      “不光生鮮配送時限無法保證,平均一單運費比外地貴4塊錢,一個月得多付80多萬元。”為了徹底改變消費者的“差評”體驗,李春望權衡再三,決定背著訂單出新疆。

      2011年“雙11”前,他帶著一個伙伴直奔西安,打算以這座西北中心城市為“橋頭堡”,突破新疆農產品電商的瓶頸。從租房子、找倉庫到接單發貨,他們前后只用了3天。

      果然,李春望很快就嘗到了甜頭:不僅“差評”驟減,運費也比原來便宜一半。一批新疆農產品電商聞訊而來。

      由于這些電商駐地和倉儲多在城中村,隨著業務規模擴大,交通、環境和管理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2013年,西安市二環內限行貨車,他們只好把一趟拉幾千單的大貨車,換成拉兩三百單的小金杯,搞得那些發貨量大的商家,一天到晚都像螞蟻搬家一樣忙碌。

      糟心事遠不止這些。美農公司的張寧記得,駐地有個電工耍酒瘋,三番兩次拉閘停電,一直沒人管,企業只能吃啞巴虧。

      人地兩生,又賣土特產,遭遇吃拿卡要的事情也不少。“開頭要點就給點,沒想到越要越多。”一位叫馬慧的新疆農產品電商吐槽道。

      做生意就要精打細算。為尋找更合適的落腳點,有人去了西安近郊的周至,有人到了寶雞眉縣,李春望則選中咸陽武功。

      2014年3月,美農成為武功電商園首家入園企業,還帶來每天8000多訂單。幾個月前,李春望來考察時受到縣領導隆重接待,雙方一拍即合。這讓他從長著荒草的園區中看到希望。

      當時,武功已經提出“打造西北電商第一縣”的目標。時任武功縣副縣長的孔睿還記得,2013年底,縣里首次召開發展電商會議,參會的全都是傳統企業。

      “本地沒有電商企業,可以說是從零起步。”他解釋說。

      2015年,馬慧等新疆農產品電商從西安及周邊跟了過來,引得武漢、九江、太倉等地30多家新疆電商,也紛紛來武功“安營扎寨”。

      “鍋爐城”變“橋頭堡”

      逆襲成為電商首選地

      武功電商園前身是工業產業園,透過園區一些破舊廠房斑駁的外墻,依稀還能感受到當年產業興旺的景象。

      近年來,曾以“西北鍋爐城”著稱的武功,在傳統燃煤鍋爐向新型環保鍋爐產業升級中落伍后,又提出建設西部最大鋼結構產業聚集區的轉型目標,結果并不盡如人意。

      而打造西北電商第一縣的雄心背后,正是武功人產業突圍的覺醒:進入電子商務時代,區位已變成它最大的發展優勢。

      “武功接近中國版圖的中心,境內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國道京昆線等道路縱橫交錯,距離西安咸陽機場僅40多分鐘車程。”武功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副主任王雷透露,解決農產品“買難賣難”的增收難題,正是當地發展電子商務的初衷。

      至于“從新疆直發其他省份,光物流就得花五六天,而到武功只要一天,再有兩三天就能到全國各地”的“橋頭堡”優勢,則是李春望們落地后的見證。

      作為一個傳統農業縣,武功42萬畝耕地中,超過一半是商品糧基地,可供二、三產業發展的土地本就不多。

      “縣財政沒錢,電商繳稅少,倉儲占地又大。”當地一些干部對發展電商起初并不看好,認為電商“富民不強縣”。還有人私下議論,政府搞電商是不務正業。

      從2014年開始,這個經濟總量排在咸陽市中下游、財政收入才1個多億的“窮縣”,每年竟拿出1000萬元支持電商發展,有些反對聲音并不難理解。

      誰也沒想到,不到8年時間,武功就已聚集368家電商企業、40多家物流公司,電商銷售額從2014年的3.6億元增加到去年的46.18億元,對GDP貢獻率超過10%。

      產業聚集帶來的變化,轉變了很多人的看法。原本不知電商為何物的老百姓,看到蘋果和獼猴桃都被賣掉了,也開始支持電商。2016年前后,發展電商就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

      “現在農產品電商出疆,武功成了首選地。”張寧告訴記者,武功三分之一的電商來自新疆,經銷的農產品一半產自新疆。

      武功吸引電商的優勢并不限于區位,當地物流費比西安還便宜,相當于江浙滬包郵區的價格。記者聽到最多的就是,“3公斤以內2.3元、1公斤以內1.6元。”

      “更重要的,政府重視我們這些小螞蚱一樣的電商。從招商、入駐到生產,武功都有專人一對一帶著企業跑流程。”馬慧補充道。

      說起營商環境,李春望的體會更深。2015年,為了降低成本,美農打算更換快遞公司,對方心生不滿,雇傭一些社會閑散人員到工廠滋事。

      “本以為這是一件棘手的麻煩事兒,沒想到當地政府依法處理,干凈利落。”李春望回憶道。

      “武功日均發貨15萬單。旺季時,干果最多16萬單,鮮果最多22萬單。這么大的集散能力,在西北縣域找不著第二家。”武功縣委常委、副縣長王葉臣驕傲地亮出這些數字。

      隨著電商“朋友圈”越來越大,武功并不滿足于僅僅當個電商集散地,紙箱、泡沫等配套加工企業,也都順“鏈”而來。在產業園一角,李春望投資上億的農產品加工基地已在建設中。

      張寧記得,美農剛來那年招40個工人,不到一周就有180人報名。當時日均工資40元,現在已漲到3倍多,但同樣招40個人要花上一個月。

      目前,武功電商帶動5萬多人就業,相當于縣城人口總數。一些返鄉農民工也在電商園找到了工作。“每個月收入三四千元,還能照顧家,就不愿出去了。”從深圳返鄉生娃的譚沛說。

      “如果電商干不好,政府要挨群眾的罵。”王雷補充道。

      同臺競技“新賽道”

      拼的是供應鏈和品控

      作為入行20多年的“老江湖”,馬慧還沒弄明白抖音電商是咋回事,網店銷售額竟已從2億多元掉到8000多萬元。

      “我家的天貓店流量少了三分之二,都被抖音瓜分走了。”她專程去西安參加抖音培訓,感覺光講理論缺少實操,并不解渴。

      相比之下,入行才6年的羅勇戰,卻吃到了抖音電商的第一波紅利。盡管一年銷售額才2000多萬元,卻讓馬慧羨慕不已了。

      2019年,直播電商走入大眾視野,被很多人稱為“直播電商元年”。這一年,29歲的羅勇戰從新疆來到武功,決定試水抖音電商,改變自己淘寶店運營一直毫無起色的窘狀。

      “我們始終跟著平臺在變。”低調的羅勇戰憋了半天,才吐出自己的經驗。

      自覺電商經驗不足的維吾爾族漢子阿巴拜科日,則與比自己小8歲的漢族小伙王志偉合作,甘愿電商利潤平分。去年,其產品銷量由1000噸猛增至5000噸,電商銷售額達60%。

      今年37歲的阿巴拜科日來自新疆和田,主要經銷當地的紅棗和核桃。近年來,他輾轉北京、西安,去年5月來到武功。

      “趕在限購前,我在西安買了房,孩子也在西安上學呢!”阿巴拜科日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矜持中不無得意地說。

      電商業態變革正在打破原有的競爭格局。“淘寶干得好好的,抖音突然冒出來,反應慢點就掉隊了。”受訪電商七嘴八舌地感慨,“時代淘汰你,連一聲招呼都不打。”

      “電商新業態競爭,最終拼的還是供應鏈和品控。”今年6月才入局抖音電商的李春望認為,相比傳統電商相對穩定的訂單,直播電商爆單對供應鏈和品控都是極大的考驗。

      武功縣北漠果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艾世坤,對此體會更加深刻。去年他們儲備了5萬單的哈密瓜,孰料兩三天內竟接到10萬訂單——公司遭遇爆單“襲擊”,只能靠臨時買瓜救急。

      “不僅采購價格高,質量更是難于管控,結果售后賠付超過30%!”艾世坤回憶說,“錢沒掙到,白忙活了一場。”

      為了避免類似的爆單,李春望采取訂單農業的辦法:提前與產地合作社簽訂合同,確定種植標準和采購價,以確保產量和品質。他們還自建紙箱包裝廠,早上生產下午就能用。

      “遇到產地人手緊張或缺包裝箱時,我們就從武功拉上工人、帶上紙箱,開車直奔產地。”李春望不無得意地說。

      培育專業買手隊伍,也是品控和供應鏈的重要保障。美農在西北地區有30多名買手,合作時間最長的已有十幾年。

      買手出身的李春望,曾帶火過阿克蘇蘋果、富平柿餅。在他看來,優秀的買手既要懂貨,還要爭取更低的價格,對產品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一看就知道能不能成為爆款。

      臨近采訪結束,李春望又急匆匆外出找貨。幾天之后,內蒙古的黑土豆和鐵皮西紅柿,便出現在他的抖音直播間里。

      作為當地產業龍頭,美農更深地介入電商變局中。去年抖音西北直播基地落戶武功,美農負責運營,提供培訓、招商、會議等服務,并按入駐主播銷售額的0.5%-0.8%獲得返點。

      據李春望透露,目前直播基地每月銷售超1億元。

      當越來越多人發現社交電商、社區電商異軍突起時,營銷和設計中心仍保留在西安的美農,社區電商業務已經覆蓋西安1000多個中高端社區,銷售額逾1億元。

      目前,美農每天出貨4萬多單,年銷售額近5億元,其中直播電商、社區電商等新業態占到四分之一。

      獼猴桃“翻身”

      過去論斤稱,現在按個賣

      每年6月,李展峰都要把山東甜瓜拉回武功發貨。

      在電商園里,這個陜西鮮生云倉科技有限公司的倉庫負責人解釋說,看似繞遠多花運費,其實比從山東直發還劃算。

      李展峰介紹,公司每年銷售7500噸甜瓜和獼猴桃。其中,甜瓜來自陜西、甘肅和山東,獼猴桃產自武功和周邊縣市。

      王雷統計過,武功電商在銷農產品有2500多種,新疆的有1500多種,并不限于“買西北,賣全國”。來自武功本地的農產品,也已超過130種。

      前幾年,武功曾采取自建“智慧鄉村”小店、共建郵政驛站等形式推廣農村電商,由于本地農產品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低,加上運費貴等原因,這些嘗試效果并不理想。

      受益于農村淘寶的“臨門一腳”,武功農村電商實現全覆蓋,“賣東西”渠道窄和“買東西”不方便的痛點,由此迎刃而解。

      以武功盛產的獼猴桃為例。“由于過量使用農藥和膨大劑,長期賣不上價,最便宜時一塊錢一斤。”退伍軍人校煜告訴記者,“原來獼猴桃都論斤稱,現在我們按個賣,這在過去連想都不敢想。”

      2012年,受褚橙走紅的啟發,校煜為培育優質獼猴桃,租種了2000畝地。他從青藏高原拉來牦牛糞肥田,還用上了東北的草炭、漢中的油渣和蚯蚓糞。

      “人家一畝地投入3000元,我得花上1萬多。”校煜同時還做“降產文章”,通常畝產6000斤,他的產量只有一半。

      但在電商平臺,這種陽光化種植的優質獼猴桃,每個售價高達6.6元,一個頂過去好幾斤。

      在武功的獼猴桃地里,一場電商推動的品質革命正在發生。

      “電商只要90克-120克的標準果子,用了膨大劑的反而沒人要。”王雷感慨,市場教育農民,比干部下鄉苦口婆心地勸來得強。

      目前,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2.6萬畝,獼猴桃區域公用品牌“武功小子”估值10億元。

      在教稼臺前漆水河灘上,每年農歷十一月都會舉辦大型集市貿易活動,迄今已沿襲4000多年了。相傳,這個人們為紀念后稷自發形成的“武功河灘會”,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集市”,被列入咸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用“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傳承古老“市場基因”的武功,借力電商,扛起了西北農產品流通的重任,“中華農都,電商新城”的招牌熠熠生輝。

      樂活HOT

      • 2021年福建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
        2021年福建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

        記者20日獲悉,為發揮好紅色電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觀影人數近1300萬人次。來自全省各

      • 浙江遂昌教育提質行動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浙江遂昌教育提質行動推進教育高

        近日,遂昌育才高級中學學生李何其榮獲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來,遂昌大力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

      • 2021年黑龍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9.6%達1995億元
        2021年黑龍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1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9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29 6%,比2019年增長6 9%,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8 2

      • 2021年遼寧大連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2021年遼寧大連持續推進農村環境

        2021年,大連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16個省級美麗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規范化整治任務,完成15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 遼寧大連持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
        遼寧大連持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

        2021年,大連市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網上辦十項舉措和容缺受理即來即辦秒批秒辦全程網辦,實現即來即辦事項達到40%以上、全程網

      • 青島上線運行全國首個公交鑰匙智能管控系統
        青島上線運行全國首個公交鑰匙智

        駕駛員于惠你好,請發9時15分2路線,請取33號車鑰匙。青島公交2路線駕駛員于惠完成面部識別后,面前的智能鑰匙柜自動開啟,于惠按照語音提

      • 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舉行
        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

        第五屆國際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暨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作為國際公共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國際公共藝術獎(IAP

      • 2021年青島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14.9%達23.76萬噸
        2021年青島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同

        青島機場集團透露,2021年,青島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23 76萬噸,同比增長14 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為9 63萬噸,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

      • 濰坊商務局去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額17.1億美元
        濰坊商務局去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

        2021年以來,濰坊市商務局助力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會同中國信保濰坊營業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簡化業務程序,將2200余家小微外貿企業納入省

      • 山東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企業UDI實施率達100% 完成170762條信息上傳
        山東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企業UDI

        近日,記者從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獲悉,2021年,威海、煙臺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UDI實施率達到100%,35家企業170762條產品信息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