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中國三大主糧機械化率超80% 搶收搶種顯實力 配套服務優化
      發布時間:2020-07-24 11:33:23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連日來,湖南省南縣南洲鎮南洲村農民趕著雨后間隙搶收、搶種,蝦子收完,秧苗下田,田野籠上一層嫩綠色的輕紗。今年這么大的雨水,多虧有了

      連日來,湖南省南縣南洲鎮南洲村農民趕著雨后間隙搶收、搶種,蝦子收完,秧苗下田,田野籠上一層嫩綠色的輕紗。

      “今年這么大的雨水,多虧有了新農機,搶出了時間。”金果水稻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歐術秋說道。水稻機收、機插本不是稀罕事,可合作社里的稻蝦共作基地,田塊小,還有蝦苗,能不能實現機械化?

      縣里組織的一次技術推廣,讓歐術秋眼前一亮:“這是適合稻蝦田的行走式新機器,不傷蝦苗,還省工省錢!”

      歐術秋一一細數機械化好處:合作社500畝稻蝦田,早稻收割至少快了7天,晚稻提前下種,能避開氣象災害。另外,機收、機插,一畝地比人工節省30%的成本。還有,相比直接播種,機插秧抗倒伏能力更強,每畝產量高出100多斤。政府對機插秧每畝還補貼100元。“你看,里里外外算下來,一畝地能增收三四百元呢!”

      農機開進稻蝦田,合作社搭上了增收快車。去年夏天,別人家的稻田早已放干了水,撒上了稻種,而金果水稻種植合作社卻多捕了整整10天蝦。“晚一天排水,蝦子的上市期就可以延長一天,多收入幾百塊錢。”歐術秋道出了奧秘。

      合作社不僅用上插秧機,還有了物聯網。歐術秋感嘆:“現在不再看天種地,種田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溫度、濕度、水里鹽分等數據都在顯示器上,適不適合水稻、蝦苗生長,一目了然。”

      在南縣,稻蝦田機插秧越來越受到農戶認可。“全縣目前已有插秧機707臺,機插秧面積3.47萬公頃,機插率達到了51%。”南縣農機事務中心主任陳文清說。目前全縣稻蝦種養規模達到55萬畝,年產小龍蝦10萬噸,“稻蝦米”25萬噸,綜合產值超過100億元。

      新模式助力提“身價”。歐術秋說:“以前大米辛辛苦苦拖到米市上賣,也就兩三元一斤,現在企業簽了訂單,來合作社收購稻蝦米,稻谷保底價8元一斤。”

      南縣建起稻蝦產品質量監管追溯平臺,不僅實現農產品的實時檢測,還能進行大數據分析。湖南助農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廖娟打開自己的手機APP,向記者介紹:“你看,一袋米、一盒蝦產自哪塊地、是什么品種、施用了哪些肥,都一目了然,每件產品都要經過出廠自檢和監管抽檢兩道關卡,保準吃得放心!”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農業農村部農機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云介紹,目前,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的機械化率超過80%,基本實現了機械化。

      “新型農機不斷升級,大大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提高了作物抗風險能力。”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天氣條件較差、病蟲害嚴重等不利因素影響下,能夠實現夏糧豐收,離不開農業基礎裝備的支撐。

      智慧農機裝“大腦”,收播實現同步,“三夏”變成“兩夏”

      在山東濟寧市兗州區新兗鎮五爐村,收割過的麥茬地里,兩臺滅茬深松施肥精密播種機正在播種玉米。一臺收割機、兩臺播種機同時作業,種、肥一起播,一天的作業量達100多畝。

      “550畝地,4天就可以完成夏收夏種,真省心!”運國家庭農場負責人曹運國開心地說,現在種地當起“省心掌柜”。

      “播種有播種機,噴藥用無人機,澆水有智能灌溉機,收割有收割機,運到倉庫還有烘干機,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新農機越來越聰明,一點兒不含糊!”曹運國說,與傳統的聯合收割機不同,新型收割機上都安上了智能終端,實時記錄運行時間、收割量、軌跡等數據,一天下來,生產進度清清楚楚。

      夏糧豐收看秋糧,曹運國充滿信心:“去年小麥平均畝產1280斤,今年達到1300斤左右,好地塊一畝到了1500斤。照這個種法,秋糧差不了。”

      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全國小農戶數量占到農業經營主體98%以上。“從現階段看,以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仍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形式。小農戶買成套機械不太現實,關鍵要促進農機共享使用。”王甲云說,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跨區機收作業,另一方面則要依托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小農戶解決農機社會化服務問題。

      “機手一來,‘三夏’變‘兩夏’,小麥收得干凈,玉米也跟著播完了。”望著自家麥田,新兗鎮大雨住村種糧大戶路成鋒露出了笑容。今年,他購買的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服務,每畝費用186元,政府補貼100元,省工又省錢。

      “今年‘三夏’生產,許多合作社的農機安裝了智能終端,可以監測播種質量。一旦達不到合格的深度,智慧平臺就會及時提醒機手。”區農機服務中心農機校校長李健介紹。

      在兗州,依托全區58家農機合作社,農機部門推行訂單作業、承包作業、收種“一條龍”等機收機播社會化服務模式。“通過全程機械化作業和高效社會化服務,縮短了作業時間,實現了收播同步、搶時播種,增加了秋季作物的生育時間,為秋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兗州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王燕說。

      完善補貼政策,優化配套服務,讓“大塊頭”更好展身手

      今年29歲的關鵬鶴,是兗州區興隆莊街道的一名農機手,從事農機作業已經10年,成了遠近有名的“農機通”。

      為了提高服務質量,關鵬鶴的農機合作社每年都要更新換代一批農機。今年合作社新買了一臺自走式谷物聯合收割機,他說起新裝備頭頭是道:“老機器滾筒是橫軸,容易發生麥秸擁堵,現在變成了縱軸,粉碎后的秸稈拋撒均勻,不容易打堆。”

      “別看這臺機器花了16萬元,它能夠一機多用,兩年就能回本。”忙碌的麥收季剛過去,關鵬鶴熟練地調整割臺、調換凹板篩、清洗零部件,機器“變身”后,秋季還能收谷子、豆子、玉米等作物。

      農業機械化離不開政策扶持。王甲云說,農機購置補貼作為一項重要強農惠農政策,2004年以來,中央財政加大了農機化扶持力度,累計投入了2300多億元,支持3500萬戶農戶購買農機超過4500萬臺(套)。今年,中央財政還將從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里安排專門資金,對報廢老舊農機具給予適當補貼,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推動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業綠色發展。

      “目前農業機械化推廣亟待補齊三個短板:重點作物、重點環節、重點地區。”孔祥智解釋,重點作物指西南地區的甘蔗、江漢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油菜等;重點環節如水稻的插秧環節;重點地區主要指丘陵山區,由于地形地塊零散多變,存在農機下田難、作業難。“因此,要加快推動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并引導科研單位和企業研發推廣特色作物生產所需的高效農機。”

      “從市場反饋看,這幾年,新型農業主體對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的農機需求不斷增強。”雷沃重工公司科技發展與合作部副總監李坡表示,未來農機的研發方向,將以北斗衛星導航技術為基礎,結合智慧精準作業決策系統和全程作物長勢信息,提升精準化、無人化作業水平。

      農機更新換代,人才隊伍得跟上。“無人機自動化程度高,機靈的小伙兒,用不了一天就能上手。”南縣農友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嚴婕說,從2017年開始,合作社開辦的駕駛員培訓學校增設無人機飛手培訓班,非常受歡迎。山東實施農機人才培育工程,到2020年將建成50個“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業機械化示范縣。

      “田野里‘大塊頭’越來越多,豐收就更有底氣了!”嚴婕信心滿滿地說。

      關鍵詞: 主糧 機械化率

      樂活HOT

      • 2021年福建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
        2021年福建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

        記者20日獲悉,為發揮好紅色電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觀影人數近1300萬人次。來自全省各

      • 浙江遂昌教育提質行動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浙江遂昌教育提質行動推進教育高

        近日,遂昌育才高級中學學生李何其榮獲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來,遂昌大力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

      • 2021年黑龍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9.6%達1995億元
        2021年黑龍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1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9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29 6%,比2019年增長6 9%,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8 2

      • 2021年遼寧大連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2021年遼寧大連持續推進農村環境

        2021年,大連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16個省級美麗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規范化整治任務,完成15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 遼寧大連持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
        遼寧大連持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

        2021年,大連市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網上辦十項舉措和容缺受理即來即辦秒批秒辦全程網辦,實現即來即辦事項達到40%以上、全程網

      • 青島上線運行全國首個公交鑰匙智能管控系統
        青島上線運行全國首個公交鑰匙智

        駕駛員于惠你好,請發9時15分2路線,請取33號車鑰匙。青島公交2路線駕駛員于惠完成面部識別后,面前的智能鑰匙柜自動開啟,于惠按照語音提

      • 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舉行
        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

        第五屆國際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暨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作為國際公共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國際公共藝術獎(IAP

      • 2021年青島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14.9%達23.76萬噸
        2021年青島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同

        青島機場集團透露,2021年,青島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23 76萬噸,同比增長14 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為9 63萬噸,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

      • 濰坊商務局去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額17.1億美元
        濰坊商務局去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

        2021年以來,濰坊市商務局助力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會同中國信保濰坊營業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簡化業務程序,將2200余家小微外貿企業納入省

      • 山東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企業UDI實施率達100% 完成170762條信息上傳
        山東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企業UDI

        近日,記者從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獲悉,2021年,威海、煙臺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UDI實施率達到100%,35家企業170762條產品信息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