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限免1小時,分享圖書贈一得一,閱讀時長換書幣……從免費閱讀到花錢“追更”,消費者正在讀書類APP的“誘導”下,逐漸接受付費閱讀。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中國數字閱讀市場規模已達到254.5億元,6成數字閱讀用戶愿意為電子書付費。搶灘內容付費市場,已成為傳統媒體在商業模式轉型道路上邁出的一大步。
花式激勵“放水養魚”
早7點至9點,地鐵里的上班族幾乎人人都盯著手機。有的刷刷新聞,有的看看熱播劇,也有不少選擇讀一會兒小說。
“第91章正是緊張的時候,APP突然提示我‘未完待續’,買后才能接著看。”14號線上,市民王凡最近正在“追”《全職高手》。微信讀書頁面突然提示,他可以花0.16元閱讀下一章節,也可以直接享受充值9元的首月優惠。“這本書共有1000多章,開月卡也就是一頓早餐的費用,挺劃算的。”
較低的付費門檻,只是讀書類APP培養用戶黏性的手段之一,各式各樣的激勵機制可謂層出不窮。
在微信讀書中,閱讀30分鐘兌換一枚書幣,每周上限是10枚,通過書幣可以直接購買書籍閱讀。此外,還有分享、點贊、組隊等多種機會獲得無限卡天數。
每周讀書10小時以上的田先生支招,通過各種激勵方式,閱讀1個月可以獲得20多天的無限卡,形成持續閱讀的習慣,“朋友間公開的排名機制也刺激你超過好友。”
網易蝸牛讀書則用“1小時免費”的方法。“如果超出1小時后還想繼續看,花1元就能購買全天時長。”網友南宇說,他更愿意接受單次購買的方式。
白皮書顯示,各年齡用戶的實際付費金額都高于他們的付費意愿。也就是說,在付費之前,用戶也許并不愿意花錢,可只要被書籍內容吸引,付出的費用就會超出預期。
放水養魚,是讀書類APP花式激勵的內在邏輯。
免費付費互搶市場
提起付費閱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老牌玩家——閱文。
早在2003年,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就提出網絡文學付費閱讀模式。其2018年財報顯示,在線閱讀業務收入達到38.3億元,占總營收的7成以上。
然而,閱文集團平均月付費用戶數卻由2017年的1110萬人,下降到2018年的1080萬人。
付費用戶的減少,與免費閱讀APP的興起不無關系。近半年來,包括趣頭條旗下米讀小說、連尚網絡旗下連尚讀書等在內的免費閱讀平臺如雨后春筍,再度席卷網絡文學市場。
所謂免費,其實是“免費閱讀+廣告”的模式。在米讀小說中,每閱讀數頁內容就會出現一則圖書推薦廣告,最頻繁的三五頁就會推送一則。閱文集團聯席CEO吳文輝此前表示,一些平臺通過簽約版權的方式,以“免費閱讀+廣告”來獲得用戶和收入,“這種方式對于付費閱讀短期是有影響的,但長期看是個利好消息——用戶也在支持正版閱讀。”
不過,就目前的免費閱讀APP而言,內容還是其最大的軟肋。
“現有的免費平臺采購的主要還是比較低端廉價的批量授權,更多吸引低消費能力、層級分布下沉的人群。”一位內容創作者表示。
可以看到,在米讀小說等平臺,占據排行榜最前列的依然是霸道總裁文。
傳統媒體試筑“付費墻”
根據白皮書,我國數字閱讀用戶的電子書付費意愿已達到66.4%。讀者愿意為優質內容付費,也為傳統媒體搶灘內容付費市場打開了一扇門。
今年7月,人民日報數字傳播、量子云、瀚葉股份宣布成為合資公司——人民閱讀,躋身付費閱讀領域。
根據官方介紹,人民閱讀專注于時政與人文的深度閱讀服務。打開APP,可以閱覽《看世界》《VISTA看天下》《21世紀商業評論》等名刊,也可以閱讀黨政博覽、經濟管理、中外文學等6大類超2000冊圖書。
從收費方式看,人民閱讀一年會員費用為388元。除圖書、期刊外,每天更新的專題內容也是人民閱讀的一大特色。例如《垃圾處理的“中國式出路”》專題,集納了24條專業內容,既講到古人對垃圾處理的重視,又提到國外垃圾處理的經驗,內容豐富詳盡。
放眼國際,以《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等為代表的老牌傳媒巨頭,早已紛紛筑起了“付費墻”。而在國內,能吸引讀者付費閱讀的內容,大多是權威性、專業性的傳媒產品。
2017年年底,財新傳媒正式啟動全面收費;2018年8月,《南方周末》宣布推出付費會員制度,非會員僅可閱讀部分內容;2019年年初,第一財經付費產品上線,付費頻道以深度內容為主。
據了解,在實行付費閱讀滿一年之際,“財新通”宣布其個人付費用戶超過20萬,并保持持續穩定增長。這一數字超出業內預期,也讓傳統媒體對付費閱讀領域充滿希望。(記者 陳雪檸)
記者20日獲悉,為發揮好紅色電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觀影人數近1300萬人次。來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級中學學生李何其榮獲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來,遂昌大力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1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9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29 6%,比2019年增長6 9%,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8 2
2021年,大連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16個省級美麗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規范化整治任務,完成15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2021年,大連市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網上辦十項舉措和容缺受理即來即辦秒批秒辦全程網辦,實現即來即辦事項達到40%以上、全程網
駕駛員于惠你好,請發9時15分2路線,請取33號車鑰匙。青島公交2路線駕駛員于惠完成面部識別后,面前的智能鑰匙柜自動開啟,于惠按照語音提
第五屆國際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暨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作為國際公共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國際公共藝術獎(IAP
青島機場集團透露,2021年,青島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23 76萬噸,同比增長14 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為9 63萬噸,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
2021年以來,濰坊市商務局助力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會同中國信保濰坊營業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簡化業務程序,將2200余家小微外貿企業納入省
近日,記者從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獲悉,2021年,威海、煙臺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UDI實施率達到100%,35家企業170762條產品信息
山東出臺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山東新型城鎮化將初步實現智慧化、綠
福建寧德在全省率先啟動市屬國企技能
近日,記者從寧德市相關部門了解到,寧德市以薪酬改革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啟動技能人才改革,實現市屬國企技能人才多勞多得,確保上升有通
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
為期一個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縣(市、區)
2021年福建石獅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
記者從石獅市市場監督部門獲悉,2021年,石獅市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其中,新增內資企業8309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戶、外資企業113戶、個體
“十四五”期間福建將推進醫保“八項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專項規劃》和《關于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