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人才獲得感提高了嗎?地方需求滿足了嗎?
      發布時間:2019-06-19 15:53:50 文章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年來,全國各地在吸引人才方面頻出實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也為各類人才實現夢想提供了舞臺。去年,本版聚焦各地引才舉措,推出

      近年來,全國各地在吸引人才方面頻出實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也為各類人才實現夢想提供了舞臺。去年,本版聚焦各地引才舉措,推出了系列報道,引發廣泛關注。一年過去,記者分赴陜西、安徽、江蘇、河北等地,調查地方人才政策落實情況,同時關注鄉村人才振興問題。

      ——編者

      ■陜西西安

      “一對一”服務機制方便新進人才,“增人數”與“得人心”并重

      年屆不惑的李欣,依然闖勁十足。

      去年初,這位曼徹斯特大學工學博士,離開生活了13年的英國,回到陜西西安創業。

      博士畢業后,李欣在英國從事精密儀器研發。“舍棄穩定工作回國創業,抉擇確實不易。”在李欣看來,“去西安創業,同樣是絕好機會。西安引才配有實施細則,可行而具體。這讓人踏實,也更有安全感。”

      兩年前西安市出臺了“人才新政23條”,計劃五年投入38億元,引才育才100萬人,升級戶籍政策,最大限度吸引“高精尖缺”人才。具有國際視野與競爭力的“李欣們”,自然成了“香餑餑”。

      回到西安后,李欣與好友一起創立企業“博銳軼科技”,主攻信息開發、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西安相關主管部門也提供了貼心服務,保障人才“引得進來,留得舒心”。

      “最讓人欽佩的,是這里的‘一對一’機制。”李欣告訴記者,為方便新進人才辦事,西安市指派專人進行服務,以“首問負責制”杜絕各部門“踢皮球”。

      在高新區人才服務中心工作的范鑫,便是李欣的“對接人”。“碰到難題,我就找范鑫幫忙。能處理的,他便直接解決;超出職權范圍的,他就聯系其他部門。”李欣說。

      “我們公司有20人,一半是從外地來到西安打拼。如今大伙兒都打算扎根下來。”李欣告訴記者,眼下他正準備將5歲的兒子從英國接到西安上學。“我作為西安引進的C類人才,通過城市‘綠卡通’制度,可在醫療、落戶、子女就學等方面,實現‘一卡在手、處處綠燈’。”

      類似的故事,在西安并不少見。數據顯示,西安市先后開展“20城、30校、70場”專場招聘,新建16個海外人才工作站,設立20家國內“引才工作站”。人才新政實施以來,超過116萬人落戶西安,學歷落戶和人才引進占總遷入人數的60%以上,總體上落戶人才學歷、素質相對較高。

      西安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我們要搭好平臺,讓引進的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增人數’與‘得人心’,同樣重要。”

      ■河北邢臺

      形成了“4+11”人才政策體系,去年引進碩博人才154名

      “項目申報成功了!”

      不久前,在河北邢臺市農業農村局工作還不滿一年的徐靈麗,成功申報了省級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項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研究”,并擔任項目核心成員之一。“在這里工作,獲得感滿滿!”徐靈麗說。

      去年6月,作為中國農業大學的一名應屆碩士畢業生,徐靈麗本已與北京一家規劃設計院簽訂了就業協議。然而,校園網上的一則“邢臺市2018年百名博碩引進計劃選聘公告”,讓她的內心開始動搖。

      留京工作,壓力不小。而在邢臺工作,根據引進計劃,碩士研究生每月可獲1200元房租補貼,徐靈麗說,這對于自己而言,更加適合。

      徐靈麗更看重的,是這里的待遇和發展前景。徐靈麗被引進后,不僅可解決事業編制,首次職稱聘用還不受單位崗位總量的限制。碩士研究生一年考察試用期滿考核合格的,任命為副科級職務或享受待遇;適合從事黨政管理工作的,可安排掛任鄉鎮副職,4年后能力突出的,可擔任鄉鎮正職或享受待遇。

      “被引進后一律納入‘燕趙英才卡B卡’服務范圍,不僅在就醫、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優待,而且可免費使用所在地的產業技術研究院、‘雙創’服務平臺的場地、設備進行科研培訓,在科研和創新項目申報上,給予優先立項、優先推薦,并安排專人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徐靈麗說。

      在敲定工作前,徐靈麗也有過糾結。不僅征求了父母的意見,還曾聯系了導師。“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實現理想。導師這樣建議我。”徐靈麗最終放棄了北京的工作,扎根邢臺。現在,“雖然不在家鄉工作,但坐上火車3個小時就能回一趟聊城老家。”徐靈麗感到很滿足。

      近兩年,邢臺市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圍繞高層次人才引進、人才創新創業、住房保障、服務管理4個方面出臺11條配套措施,形成了“4+11”人才政策體系,2018年以來,邢臺市引進碩博人才154名,其中博士20名,引才數量和層次均創歷史新高。

      ■江蘇徐州

      政策扶持,小企業招來大專家,引才同時實現育才

      前不久,一位11歲的小患者,佩戴上了精準個性化的3D打印脊柱側彎矯形器矯正脊柱側彎。這標志著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戴尅戎院士領銜的數字醫療科技企業,在江蘇徐州市泉山區正式“開花結果”。

      這件事還要從2018年說起。去年初,江蘇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效敏看到了3D打印醫療這一新風口,多次調研后,程效敏發現3D打印醫療的市場前景好,但對人才和技術的要求特別高。“由于徐州的政策環境、人才待遇、培養土壤等與北上廣尚有一定差距,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比較欠缺。”程效敏回憶起招聘啟事在網上一掛幾個月都無人問津的場景,仍然感到頭皮發涼。

      在一次論壇上她得知,戴尅戎是國內3D打印醫療領域的權威專家。“可是,院士項目落地的選擇太多了,我們小企業恐怕難以進入院士的視野。”程效敏不敢貿然行動。

      就在這時,泉山區委組織部人才辦積極開展轄區企業走訪調研活動,了解程效敏的困惑后,決定政企聯手共同開展市場調研,并從團隊配置、戰略規劃、商業模式等方面制定出詳細方案。泉山區委組織部、人才辦、科技局相關領導還與程效敏一起去上海拜訪戴尅戎的團隊,多次溝通后終于達成合作。

      不過,一臺3D打印設備的價格要六七百萬元,程效敏即使掏出多年經營企業的家底及融資來的1000萬元,也難以長期支撐。下一步該如何發展呢?

      根據今年4月出臺的《泉山區人才高地建設十二條政策措施(試行)》,區里啟動對戴尅戎院士團隊3D打印關鍵技術在精準醫療領域中的應用及產業化項目的“一事一議”程序,給予團隊3000萬元項目扶持資金。

      “有了這筆資金,發展步伐快了許多,團隊可以集中精力搞好研發而不再四處籌錢了。”程效敏說。

      近兩個月以來,企業又相繼轉化了手術模型、手術導板等科技成果,預計明年就可以實現盈收。值得一提的是,引才的同時也實現了育才。常駐的院士團隊通過手把手的實操指導,為企業留下了一支撤不走的人才隊伍。目前,為各家醫院提供3D打印技術服務,已成為企業的一項主營業務。

      “對人才的渴求倒逼政策的出臺,政策的落地又促進了人才聚集。泉山區的‘人才12條’引才力度前所未有。”該區組織部副部長邢健告訴記者,例如對高科技企業的高管人才,根據貢獻度進行補貼;對緊缺型技能人才進行政策補助;對市級以上人才項目有購房補貼等。對于戴尅戎院士這樣的A類人才,不僅有3000萬元的項目資金,還有每月2萬元的專家津貼等一系列配套獎補,讓人才吃下一顆定心丸。

      ■安徽合肥

      主動對接項目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為其提供創業平臺

      當記者來到安徽合肥市國際人才城時,已經是中午時分,合肥國際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朱珩依舊在忙活著手頭的文件。如今,他最切身的感受就是工作的內容更豐富、工作的視野更寬闊了,需要聯系和服務的人才對象也更多了。

      但如果把朱珩的工作理解為看看表格蓋蓋公章,可就錯了。最近,朱珩就幫助韓舒欣辦理了營業執照。

      韓舒欣是安徽人,從事生物醫藥研究,從哈佛大學學成歸國,計劃創業。“很多歸國人才都有創業的心,但對國內情況不了解,缺乏方法和路徑,我們這時候要做好服務。”朱珩說。

      今年5月,朱珩介紹韓舒欣參加了中科大墨子論壇,在會上,韓舒欣簡單介紹了自己的科研成果,立刻引起與會學者的興趣。如今,韓舒欣與安徽省立醫院達成合作,也在朱珩的幫助下成立了科研成果轉化公司。

      “我們國際人才城可以為歸國人才提供暫時的工作場所,同時,根據他們的項目和需求推進資源、高校和本地人才的對接,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朱珩說。

      前段時間,有幾個國際團隊的半導體項目擺到了朱珩桌上,讓朱珩有了新想法。“國外團隊有很成熟的想法,但形成產品轉化還需要優秀的操作人才,這方面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也是我們的機會。”朱珩說。

      于是,朱珩開始和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討論學生培養問題。朱珩說:“我把遇到的情況同學校相關領導溝通,希望他們在課程方面做些調整,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我們來幫忙向企業推薦優秀學生,雙方達到共贏。”

      朱珩干工作如此“拼”,是源自招才引智的壓力。

      朱珩回憶,近一年來,各地為引才紛紛拋出橄欖枝,合肥要想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搶占先機,必須留住人才。

      合肥市委組織部人才綜合處處長高楊說,“合肥在關注人才引進的同時,更加重視通過發展優勢主導產業、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給予人才較好的事業平臺和服務保障,激發人才的內生動力。”

      截至目前,合肥國際人才城累計提供業務咨詢辦理3000余次,辦理人才項目申報逾2000人次,官方網站瀏覽量近9萬人次,服務簽約人才項目7個,累計金額2.66億元,跟蹤項目12個,累計金額18.4億元,聚集了一批創新創業團隊。

      合肥國際人才城只是一個縮影,目前,整個合肥市人才總量達190萬,其中,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省“特支計劃”等各類人才工程項目的高層次人才有4000多人。

      關鍵詞: 人才獲得感

      樂活HOT

      • 2021年福建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
        2021年福建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

        記者20日獲悉,為發揮好紅色電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觀影人數近1300萬人次。來自全省各

      • 浙江遂昌教育提質行動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浙江遂昌教育提質行動推進教育高

        近日,遂昌育才高級中學學生李何其榮獲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來,遂昌大力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

      • 2021年黑龍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9.6%達1995億元
        2021年黑龍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1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9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29 6%,比2019年增長6 9%,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8 2

      • 2021年遼寧大連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2021年遼寧大連持續推進農村環境

        2021年,大連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16個省級美麗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規范化整治任務,完成15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 遼寧大連持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
        遼寧大連持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

        2021年,大連市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網上辦十項舉措和容缺受理即來即辦秒批秒辦全程網辦,實現即來即辦事項達到40%以上、全程網

      • 青島上線運行全國首個公交鑰匙智能管控系統
        青島上線運行全國首個公交鑰匙智

        駕駛員于惠你好,請發9時15分2路線,請取33號車鑰匙。青島公交2路線駕駛員于惠完成面部識別后,面前的智能鑰匙柜自動開啟,于惠按照語音提

      • 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舉行
        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

        第五屆國際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暨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作為國際公共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國際公共藝術獎(IAP

      • 2021年青島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14.9%達23.76萬噸
        2021年青島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同

        青島機場集團透露,2021年,青島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23 76萬噸,同比增長14 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為9 63萬噸,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

      • 濰坊商務局去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額17.1億美元
        濰坊商務局去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

        2021年以來,濰坊市商務局助力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會同中國信保濰坊營業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簡化業務程序,將2200余家小微外貿企業納入省

      • 山東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企業UDI實施率達100% 完成170762條信息上傳
        山東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企業UDI

        近日,記者從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獲悉,2021年,威海、煙臺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UDI實施率達到100%,35家企業170762條產品信息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