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街頭電動車騎行者鮮有佩戴頭盔
      發布時間:2019-06-17 16:34:56 文章來源:新京報
      6月15日,立湯路天通苑南站路口,多數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沒戴頭盔。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今年4月開始實施的電動車新國標中提出,建議騎行時

      6月15日,立湯路天通苑南站路口,多數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沒戴頭盔。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今年4月開始實施的電動車新國標中提出,“建議騎行時佩戴頭盔”。據深圳交警部門消息,在2018年深圳涉摩電死亡者中,因頭部顱腦損傷致死的占77%。近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北京多處街頭的電動車騎行者鮮有佩戴頭盔的。專家分析認為,這是因為公眾主動預防傷害的意識較弱。如果能結合相關的傷害數據和身邊事故案例去倡導戴頭盔,大家的防范意識就會增強。

      一位孕婦騎著電動車,與公交車碰撞發生事故。孕婦臉朝下,頭部被卡在公交車底。因為戴著頭盔,她獲救后并無大礙。近日,發生在浙江溫州的“頭盔救命”事件引發熱議。近日,新京報記者探訪發現,北京多處街頭的電動車騎行者鮮有佩戴頭盔的。

      外賣小哥:受傷的都是沒戴頭盔的

      來自山西的趙坤(化名),在北京一家外賣公司當送餐員。6月14日時近中午,烈日當空,趙坤把電動車停在回龍觀路邊樹蔭下,坐在車上乘涼,車后座鐵架上掛著一個黃色頭盔。

      一年多以前,趙坤送起外賣。頭盔是他入職時從公司購買的。他說每次送餐時,自己都會戴上頭盔。

      “干我們這行,在外面騎車到處跑,不戴的話不安全。”趙坤說。他重視頭盔,是因為送外賣期間,看到六七起電動車交通事故,“在事故中受傷的,都是沒戴頭盔的人”。

      大約一周前,趙坤就在回龍觀看到一起事故:一輛電動車闖紅燈逆行,在機動車道與轎車相撞。電動車主未戴頭盔,倒地受傷后一動不動,后來被附近醫院趕來的急救人員抬走。

      而此前發生在附近小區的另一起事故中,一位電動車主也撞上轎車,因為戴著頭盔,“人沒什么事,就是車被撞壞了”。

      在趙坤看來,這類事故是“血淋淋的例子”,促使他自覺戴上頭盔。此外,他們公司也有監管人員,如果發現送餐員未佩戴,會拍照取證進行處罰。

      與趙坤一樣,同為送餐員的葉敬(化名)也有戴頭盔習慣。6月14日中午,北京氣溫在30攝氏度以上,葉敬在樹蔭下乘涼時,頭上的藍色頭盔仍未摘下。

      “我的安全意識比較高。而且上崗時不戴頭盔,公司查到了會罰款。”他說。

      一些自行車運動愛好者,也有防護意識。6月11日,在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入口處,一位騎行愛好者說,自己騎自行車時必戴頭盔,“因為騎的速度快”。

      調查:街頭鮮有騎行者戴頭盔

      但在北京街頭,像趙坤、葉敬這類戴頭盔的騎行者是“少數派”。

      6月14日11時許,在昌平區一個十字路口,新京報記者觀察到,10分鐘內目測有19輛電動車從北側的機動車道經過,其中僅3人佩戴頭盔。

      多家外賣公司的送餐員騎電動車經過時,有的頭部無防護,有的戴棒球帽、空頂帽;其他人騎車獨行或載人時,有的沒有防護,有的則戴草帽遮陽。

      朱先生表示,他平日出行都不會戴頭盔。“我住在小辛莊,離地鐵站大概兩公里。路程短,我騎得也慢,就不戴。而且平時上班,我把車停在地鐵站外,頭盔放在電動車上可能會被人拿走,帶去公司又不方便。”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回龍觀東大街上,不少摩托車行駛于機動車道,駕駛人亦未佩戴頭盔。而根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駕駛摩托車未按照規定佩戴安全頭盔,將被處50元罰款。

      在其他地方,同樣少有非機動車騎行者戴頭盔。

      6月14日14時許,東城區煤市街某路口。10分鐘內,雙向車流中目測有43輛電動車經過,僅有3人佩戴頭盔。而上述觀察時段內,記者未發現佩戴頭盔的騎自行車的市民。

      6月11日9時許,在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的服務區,5分鐘內目測有53輛自行車經過,僅5名騎行者佩戴頭盔。

      交警:騎行戴頭盔的人在增多

      北京一位資深交警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在北京,相關法律法規未要求騎行者必須佩戴頭盔。他表示,據其觀察,相比于五六年前,戴頭盔的騎行者在增多。

      他表示,是否佩戴頭盔,與安全防護意識有關。如載小孩的家長,會更注意防護,就會佩戴。而從事代駕的人因為在夜間出行,也會戴頭盔。快遞、外賣等從業人員,佩戴意識也比普通人群高。

      他介紹,事故發生時,頭盔能起到關鍵的保護作用。“一般來說,騎行者摔倒時,肩先著地,其次是頭部。因此,頭部有無防護就很重要。”

      ■ 專家觀點

      預防傷害意識較弱

      全球道路安全合作伙伴組織技術顧問丁寶國認為,目前在我國,非機動車騎行者戴頭盔現象之所以少見,是因為公眾主動預防傷害的意識較弱。

      他舉例,在瑞士、西班牙、美國等國家,民眾騎行時基本都會戴頭盔,“他們的防范意識相對更高。”

      丁寶國認為,目前,學校是交通安全教育的有效平臺。他們曾到中小學宣傳,其中就包括騎行時佩戴頭盔的提示。而對于成人來說,則缺乏有效平臺,許多有用知識大眾都不了解。

      在他看來,大眾防范意識薄弱,與不掌握相關的傷害數據和案例有關。“如果能結合相關的傷害數據和身邊的事故案例去提倡,大家的防范意識就會增強。”

      ■ 鏈接

      深圳杭州有強制性規定

      深圳、杭州等城市,目前已將“電動車騎行者必須佩戴頭盔”列入法規中。

      據深圳交警部門消息,在2018年深圳涉摩電死亡的35人當中,有27人是因頭部顱腦損傷致死,占比77%。有關研究結果表明,當電動自行車事故發生時,騎行頭盔可吸收大部分撞擊力,起到保護作用,防止85%的頭部受傷。

      廣東警方消息,有關研究資料表明,摩托車駕駛員和乘車人在沒有戴頭盔的情況下,身體各部位受傷概率最高的是頭部,占64.8%。統計表明,戴頭盔后,頭部損傷明顯減少,不戴頭盔頭部損傷概率是戴頭盔頭部損傷概率的2.8倍。

      聲  音

      建議騎單車者在市內短途出行時,可戴可不戴;長途出行,或騎往郊區、山區,則一定要佩戴。在市區內,大家騎行速度慢,交通秩序也比較好。郊區、山區的交通狀況,相對來說比較混亂,道路條件差,大型車輛也多。因此,一定要佩戴頭盔。

      ——北京自行車運動協會工作人員劉連勝

      比利時未規定騎自行車時要佩戴頭盔。而電動車則要看性能標準,超過一定的性能標準,騎行的人就需要戴。在歐洲一些國家,由于部分道路沒有自行車道,自行車與汽車混行,因此民眾會戴上頭盔保護安全。

      ——比利時建筑設計師戈建(參與設計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

      樂活HOT

      • 2021年福建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
        2021年福建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

        記者20日獲悉,為發揮好紅色電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觀影人數近1300萬人次。來自全省各

      • 浙江遂昌教育提質行動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浙江遂昌教育提質行動推進教育高

        近日,遂昌育才高級中學學生李何其榮獲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來,遂昌大力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

      • 2021年黑龍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9.6%達1995億元
        2021年黑龍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1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9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29 6%,比2019年增長6 9%,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8 2

      • 2021年遼寧大連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2021年遼寧大連持續推進農村環境

        2021年,大連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16個省級美麗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規范化整治任務,完成15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 遼寧大連持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
        遼寧大連持續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

        2021年,大連市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網上辦十項舉措和容缺受理即來即辦秒批秒辦全程網辦,實現即來即辦事項達到40%以上、全程網

      • 青島上線運行全國首個公交鑰匙智能管控系統
        青島上線運行全國首個公交鑰匙智

        駕駛員于惠你好,請發9時15分2路線,請取33號車鑰匙。青島公交2路線駕駛員于惠完成面部識別后,面前的智能鑰匙柜自動開啟,于惠按照語音提

      • 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舉行
        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

        第五屆國際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暨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作為國際公共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國際公共藝術獎(IAP

      • 2021年青島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14.9%達23.76萬噸
        2021年青島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同

        青島機場集團透露,2021年,青島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23 76萬噸,同比增長14 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為9 63萬噸,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

      • 濰坊商務局去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額17.1億美元
        濰坊商務局去年支持小微企業出口

        2021年以來,濰坊市商務局助力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會同中國信保濰坊營業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簡化業務程序,將2200余家小微外貿企業納入省

      • 山東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企業UDI實施率達100% 完成170762條信息上傳
        山東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企業UDI

        近日,記者從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獲悉,2021年,威海、煙臺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UDI實施率達到100%,35家企業170762條產品信息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