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妮”整形工作室手術現場。A12-A13版攝影/新京報我們視頻暗訪組
“珊妮”整形工作室,一名顧客正在進行手術。
工作室藥品及耗材。
直到結束,趙小姐還沒有意識到,這個祛法令紋、名叫“線雕”的美容項目會讓她此后一年持續被其困擾。
2018年4月,趙小姐在私人整形工作室接受微創手術后出現臉部腫脹、頭疼等不良反應,輾轉京滬多家醫院就診,診斷結果都是手術植入的物質牽扯頭部神經。2019年2月,她在武漢協和醫院接受全麻手術,取出部分殘留物。
趙小姐告訴新京報記者:“醫生說,搭在神經上面的東西不敢強行取下,也不能確定成分。”
她了解到該工作室店主在外地行醫,先后在上海、廣州報案。2018年11月,上海市長寧區警方以無管轄權為由將此案移送武漢市江漢區警方;2019年4月,廣州市白云區衛健部門介入調查后,對其罰款2萬元。
2019年5月,新京報記者以學員身份暗訪該私人整形工作室。上述店主向培訓的學員聲稱,沒有任何從醫資質的學員只需交6800元,經培訓后便可開一家微整形工作室,按進價十倍給顧客打針,便可輕松年入過百萬。
一位學員建議新京報記者:“學會了要回去練。給媽媽打打,給姐姐打打,打上三個你就啥都會了。”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科副主任醫師石蕾向新京報介紹,要成為一個有合格資質的整形醫生,可能需要五年到十年的時間,但社會對于整形的需求又特別多,其中落差催生了無資質整形醫生、無資質整形工作室。
廣州白云區衛監所監督科科長丁啟營告訴新京報記者:“她的地點不固定,是典型的流竄式非法行醫者?她沒有達到拘留判刑的條件,兩次非法行醫以上,第三次抓到才可以判刑。”
2019年6月10日,新京報記者從天眼查獲悉,上述店主以其真名孔某某出資的公司目前仍處存續狀態,其名下工作室仍在運行中。
整形后現嚴重不良反應 店主事后消失
2018年4月,武漢的趙小姐在當地一家名為“珊妮醫美”的私人工作室接受祛除法令紋的“線雕”整形手術,術后臉部腫脹扯痛、頭部疼痛狀況持續近一年。
趙小姐介紹,2016年前后,她在整形醫院消費時遇到該工作室店主“珊妮”,當時“珊妮”身穿白大褂,主動與趙小姐加為微信好友。2016年至2018年期間,趙小姐經常能在朋友圈看到自稱整形領域知名醫師的“珊妮”展示整形手術成果、帶學生做微整形培訓等內容。
2018年4月,“珊妮”在微信上向趙小姐發來邀請,表示可以親自接趙小姐到該工作室體驗護膚服務,趙小姐答應赴約。
2018年4月7日,“珊妮”駕車將趙小姐接到該工作室所在的武漢國際廣場28樓,為趙小姐護膚前,“珊妮”稱趙小姐有法令紋,該工作室有一種無痛苦、無需手術的“線雕”提升項目,可以徹底改善法令紋狀況。
對于項目定價,趙小姐稱:“她當時報價是12800元到13000元的樣子,然后打完折收了我7000元。這個價格也還好,如果在醫院里面消費的話,和做活動時的價格差不多。”
據趙小姐描述,在答應接受該項目后,“珊妮”給她打了麻藥,手術過程中感覺不痛不癢,術后太陽穴兩側留有兩個小針孔痕跡,并被涂上宣稱有促進愈合效果的藥膏。當時趙小姐觀察到自己的法令紋還在,但被安慰稱需要恢復期后再觀察效果。
趙小姐告訴新京報記者,術后兩三天面部腫脹嚴重且持續疼痛,“(面部)像包子,完全沒辦法出門”。
其間,趙小姐持續向“珊妮”反映這一情況,“珊妮”一開始安慰稱是恢復期正常反應,數天后開始質疑趙小姐的術后臉部照片經過處理,并認為趙小姐夸大癥狀。趙小姐嘗試與“珊妮”協商處理術后狀況,遭到數次推脫后,“珊妮”開始失聯。
此后,趙小姐到該工作室所在的大樓尋找,發現該工作室已經搬離。
該工作室隔壁住戶告訴新京報記者,該工作室在2018年年底搬離,從2018年年中至今,見到有多批戴著口罩的顧客來找該工作室維權,該工作室門口一直沒有懸掛過招牌。趙小姐稱,接受手術前后在該工作室展柜看到大量獲獎證書及獎牌,但沒有在該工作室看到營業執照,也沒有向“珊妮”確認其行醫資質。
2019年2月,趙小姐在武漢協和醫院接受手術取出部分殘留物。
趙小姐稱:“(整形殘留物)取不干凈。醫生說,搭在神經上面的東西不敢強行取下,也不能確定成分。”
店主稱零基礎學員培訓三五天即可從業
據“珊妮”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她開設整形培訓班已經7到8年,數不清帶過多少學員,有不少學員“速成”后在全國各地開設了自己的私人整形工作室,包括廣州、上海、新疆等地。有較復雜的手術時,學員會邀請她到外地指導或直接操作,“珊妮”會收取一定的外地出診費用。此外,外地有顧客愿意出價邀請“珊妮”出診,“珊妮”也會飛赴全國各地進行手術。
新京報記者以學員身份參與“珊妮”工作室的培訓課程,據記者觀察,該工作室約六十平方米,兩室一廳,員工包括兩位培訓講師和一名店長,店內還有兩位從外地來參加培訓的學員。
“珊妮”向培訓的學員聲稱,沒有任何從醫資質的學員只需交6800元,經培訓后便可開一家微整形工作室,按進價十倍給顧客打針,便可輕松年入過百萬。
“珊妮”工作室一位助理告訴新京報記者,該工作室有來自國內外不同檔次的整形手術耗材和藥品,整形手術相關產品常以十倍價格賣給顧客。一位已經自己開工作室的學員也告訴新京報記者:“200元進的貨,你賣2000元就對了。”
“有客源一年一兩百萬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女孩子做個半年一年都開豪車買房子了。”一位已經開店的學員告訴新京報記者。
“珊妮”向記者介紹,零基礎學員只需在該工作室培訓三到五天,就可學會基礎操作,可自己開工作室接單,此后隨時可以找她復訓:“理論也教,實操也會教,你們可以互相自己練實操。”
一位學員建議記者:“學會了要回去練。給媽媽打打,給姐姐打打,打上三個你就啥都會了。”
一位與記者同時進行培訓的學員透露,她在“珊妮”的工作室學完一個多月,目前已接了三個訂單,獲得收入9600元,她對收入非常滿意。
有多位學員稱,在私人整形工作室接單為兼職工作,她們的客源主要靠熟人帶熟人,以類似微商的方式在朋友圈發廣告。
新京報記者表達擔心顧客質疑工作室資質的問題后,“珊妮”表示:“我現在經常對顧客發火。(顧客)說要看證書,我說看什么證書?有些顧客就是欠懟。他非常糾結醫師資格證的事情,你就不要接了。”
上述學員向新京報記者坦承,這是暴利行業,賺錢快,風險低:“抓進去大不了罰兩三萬就出來了。”
對于被執法部門查處的可能性,一位學員稱,由于沒有行醫資格證,私人整形工作室沒法在工商注冊,但部分店主會注冊一個紋繡店營業執照,實際上在店里附帶提供微整形項目,降低被查處風險。
趙小姐此前進入一個“珊妮”工作室學員群,群成員有246人。該群截圖顯示,“珊妮”會在群里分享手術經驗,學員會向“珊妮”及其他學員咨詢注射劑量、操作手法等手術中遇到的問題。
“非法行醫被抓,不到三次沒法判刑”
按照國務院2005年頒發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執業需要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整形美容機構也屬于醫療機構類別。此外,整形美容項目施術者需要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根據醫療美容APP“新氧”2018年度報告,國內有近2000萬醫療美容消費者,市場規模或達2245億,但平均每百萬人中只有2.88位整形外科醫生,黑市商家是正規商家規模的十倍以上。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科副主任醫師石蕾稱,該類整形工作室均屬非法經營,目前大量存在市面上,但都處于民不舉、官不究的尷尬地帶,屢禁不絕。
“本身打針是可以幾天之內就學會了,但是這些人并沒有任何的醫學知識,所以說他們也不是真正有這種資質。他怎么可能把你培訓到你完全掌握。這種短期的培訓班,只有可能是騙子在做。”石蕾告訴新京報記者。
石蕾介紹,要成為一個有合格資質的整形醫生,可能需要五年到十年的時間,但社會對于整形的需求又特別多,其中落差催生了無資質整形醫生、無資質整形工作室。
私人整形行業的流竄式作業特征,也增加了監管執法難度。
新京報記者查證,“珊妮”以真名孔某某出資的公司,目前仍處存續狀態,其多家工作室也仍在運行中。
在趙小姐的多次舉報下,三地執法部門曾經對此事做出過處理。
2018年7月,上海市長寧區警方曾對該負責人采取過行動。2019年5月29日,上海長寧警方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她被抓時還沒開始手術,故不構成非法行醫。2018年11月,在當事人的要求下,上海警方已將該案移交武漢警方。
2019年4月,廣州警方在某賓館抓獲嫌疑人“珊妮”,廣州市白云區衛監所核實,該工作室負責人沒有資格證和執業證,違反了執業醫師法,對其作出罰款2萬元處罰。
廣州白云區衛監所監督科科長丁啟營告訴新京報記者:“她的地點不固定,是典型的流竄式非法行醫者?她沒有達到拘留判刑的條件,兩次非法行醫以上,第三次抓到才可以判刑。”
2019年5月30日,武漢市公安局江漢分局政治處辦公室主任段鵬稱:“我們認為此問題屬于醫療糾紛,不應由公安機關受理,目前江漢區衛生健康局已經介入開展調查。”武漢市衛健委回應稱,目前還在調查,截至發稿,新京報記者仍未收到其具體回復。
記者20日獲悉,為發揮好紅色電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觀影人數近1300萬人次。來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級中學學生李何其榮獲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來,遂昌大力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1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9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29 6%,比2019年增長6 9%,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8 2
2021年,大連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16個省級美麗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規范化整治任務,完成15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2021年,大連市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網上辦十項舉措和容缺受理即來即辦秒批秒辦全程網辦,實現即來即辦事項達到40%以上、全程網
駕駛員于惠你好,請發9時15分2路線,請取33號車鑰匙。青島公交2路線駕駛員于惠完成面部識別后,面前的智能鑰匙柜自動開啟,于惠按照語音提
第五屆國際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暨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作為國際公共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國際公共藝術獎(IAP
青島機場集團透露,2021年,青島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23 76萬噸,同比增長14 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為9 63萬噸,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
2021年以來,濰坊市商務局助力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會同中國信保濰坊營業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簡化業務程序,將2200余家小微外貿企業納入省
近日,記者從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獲悉,2021年,威海、煙臺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UDI實施率達到100%,35家企業170762條產品信息
山東出臺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山東新型城鎮化將初步實現智慧化、綠
福建寧德在全省率先啟動市屬國企技能
近日,記者從寧德市相關部門了解到,寧德市以薪酬改革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啟動技能人才改革,實現市屬國企技能人才多勞多得,確保上升有通
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
為期一個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縣(市、區)
2021年福建石獅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
記者從石獅市市場監督部門獲悉,2021年,石獅市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其中,新增內資企業8309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戶、外資企業113戶、個體
“十四五”期間福建將推進醫保“八項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專項規劃》和《關于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