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促進了技能活動與技能人才的交流。近日,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698名選手齊聚重慶,在“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上切磋技藝。本次賽事技術含量高,競爭激烈,各國選手交流充分。
近年來,技能人才越來越受到重視。重慶市為培養本土技能人才,做足“繡花功夫”,開展百場以上技能進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建立校企合作模式,深化國際間的技能交流合作,培養出一批批適應社會發展要求、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耳邊是汽車發動機的轟鳴,眼前屏幕里是不斷變換的波形。王楨瞥了一眼時間,深吸一口氣,埋下頭,繼續排查汽車故障。
這里是重慶“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的現場。21歲的重慶小伙王楨正在參與“汽車技術”項目的比賽。
5月26日至31日,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698名選手,齊聚山城賽技能。除了“汽車技能”之外,還有電子技術、水處理技術、貨運代理、砌筑、電氣裝置、精細木工、油漆與裝飾、管道與制暖、信息網絡布線、時裝技術、花藝、烘焙、美容、烹飪、美發、健康和社會照護、餐廳服務等17個項目。
賽事難度高
觀眾開眼界
王楨的比賽逐漸白熱化,而在場館的另一頭,俄羅斯姑娘米蘭娜·米歇耶娃看著快要成型的男士古典發型,長呼一口氣,嘴角微微上翹。她一手捋起小撮頭發絲,一手持小剪刀做著細微的精修。
米蘭娜·米歇耶娃的比賽項目是美發。選手們既要把頭模當客戶一樣提供細致的服務,還要在細微處與對手比拼。整體印象是否協調、吹風造型有無瑕疵、頭發厚度是否均勻、色調過渡自不自然……一處不慎,就可能導致敗北。
極具觀賞性的技能比賽,吸引了許多觀眾。還有不少公司派人觀賽、甚至現場挖人。5月28日、29日兩天時間,現場觀眾共計4.3萬人。
烹飪項目是人氣最高的比賽,也是參賽地區最多的項目之一。現場早早就被觀眾圍成一團。重慶市商務高級技工學校的200多名學生來到現場觀摩。“大開眼界,學到很多。做烹飪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既要耐心,更要細心,一定要專心。”一名學生說。
在烘焙項目的比賽現場,有10多名該專業的學子專程從鄭州趕來觀賽。還有想開面包店的重慶市民到現場學習制作訣竅。
不只是看個熱鬧,技能比賽的技術含量可不低。比如精細木工項目,在11個小時內,選手要想盡一切辦法,使用多種式樣的榫卯接頭,完成一個木罩般的復雜結構。精細木工考驗的就是精細度。成敗可能就在0.03毫米內。
這還不是難度最高的比賽。管道與制暖項目中,選手要通過高精度煨彎技術,手工制作一個長和寬都在1.3米左右的“山”字形金屬管道。普通觀眾很難看出門道,但業內人士都對選手們贊嘆不已。
“很難,但也很能體現技能人才的水平。”管道與制暖項目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專家嚴開淋介紹說,“把一根6米長的不銹鋼管彎成‘山’字形,需要在極其有限的空間內進行20多次煨彎操作。每一次煨彎對體力要求都很高,相當于把50斤的重物往上提1米高。精度要求更高,煨彎允許的角度誤差僅1度,水平度和垂直度的允許誤差為0.5度。”
以前關門培養
如今你來我往
對于18歲的米蘭娜·米歇耶娃來說,這次比賽更像是一次“技能交流”。已經學習3年美發的她,被老師推薦來重慶參賽。這也是她第一次到中國。
“來之前一直在苦練,希望能取得好的成績。”米蘭娜·米歇耶娃依然有點緊張。
“我們在美發領域跟俄羅斯的交流特別多。”吉正龍介紹說。他是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代表團美發項目的專家組長,還是這場比賽的副裁判長。5月18日,他帶隊去俄羅斯參加比賽,上周剛回來。
“以前技能人才都是‘關門’培養,現在我們越來越重視走出去。”吉正龍說,前幾年,俄羅斯美發項目國家隊主動率隊到重慶交流。而后,重慶也派出美發師去俄羅斯學習。你來我往,技能在相互切磋中逐步提升。
2015年,重慶美發師聶鳳在巴西奪得第四十三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冠軍。2017年,俄羅斯拿下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的銀牌。對于兩國來說,這都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效果越來越明顯,合作質量也越來越高,這也是很多技能人才的切身體會。
比如王楨,他的本職工作是重慶長安汽車的一名電氣調試工,整日和車輛的電氣系統打交道。“本以為要天天在車間里埋頭苦干,沒想到出國的時候還很多。”王楨說,去年,賣到越南河內的一臺越野車無法發動,當地解決不了,把王楨請去做技術支持。沒過多久,他又被派去馬來西亞,給當地經銷商上了為期一周的培訓課。
“經貿往來密集了,技能交流也就更多了。”長安汽車動力研究院總工程師郭七一說,“這些年,長安汽車出口總量突破30萬輛,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就占了65%。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我們的車賣到了沿線國家,還在很多地區合作建廠,建起了生產線。”
2016年7月,長安與巴基斯坦簽署技術許可協議,將老生產線進行勘查修復后,以技術貿易方式輸出。巴基斯坦以小投入獲得生產線和技術,降低了投資壓力,還新增1000多個就業崗位。而對于長安汽車來說,存量資產“轉”了起來,不僅延長了產品的生產周期,還創造了更多價值。
培養下功夫
交流有平臺
近年來,技能人才越來越受到重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技能活動與技能人才的交流也越發頻繁。為了促進技能領域的長期良性交流,“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應運而生。
“通過舉辦技能大賽,我們希望能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心互通,發展互促。”重慶市人力社保局政策研究處處長劉青青介紹說,“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重慶和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更加注重抓好大開放,大力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為了培養出更多更好的本土技能人才,重慶這些年下足了“繡花功夫”。每年,重慶都開展100場以上技能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同時,重慶建立“校企雙制、工學一體”的校企合作模式,與技工院校合作企業達806家,每年院校為社會輸送畢業生約3萬人。
在培養技能人才方面,國際交流的作用日益凸顯。不僅強調“請進來”,也鼓勵“走出去”。在此次技能大賽期間,57家國內外合作單位簽署了42份協議,將在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等方面展開合作。
“通過簽約,希望能把既有的合作模式固定下來,繼續互相促進和提高。”澳大利亞聯邦大學海外招生部負責人介紹說,早在2016年,該校就與重慶五一技師學院建立了聯系,40多名重慶學生到澳大利亞聯邦大學學習,而且都獲得了歐盟認可的歐洲二級汽車維修服務證書。
為不斷深化技能交流合作、互相促進技能水平提升,重慶還啟動實施了《重慶市技工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國際交流合作實施方案》。方案計劃到2020年,開展20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建設30個國際化校企合作項目,每年舉辦或參加5場20個項目國際職業技能競賽。
記者20日獲悉,為發揮好紅色電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觀影人數近1300萬人次。來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級中學學生李何其榮獲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來,遂昌大力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1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9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29 6%,比2019年增長6 9%,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8 2
2021年,大連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16個省級美麗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規范化整治任務,完成15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2021年,大連市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網上辦十項舉措和容缺受理即來即辦秒批秒辦全程網辦,實現即來即辦事項達到40%以上、全程網
駕駛員于惠你好,請發9時15分2路線,請取33號車鑰匙。青島公交2路線駕駛員于惠完成面部識別后,面前的智能鑰匙柜自動開啟,于惠按照語音提
第五屆國際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暨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作為國際公共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國際公共藝術獎(IAP
青島機場集團透露,2021年,青島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23 76萬噸,同比增長14 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為9 63萬噸,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
2021年以來,濰坊市商務局助力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會同中國信保濰坊營業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簡化業務程序,將2200余家小微外貿企業納入省
近日,記者從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獲悉,2021年,威海、煙臺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UDI實施率達到100%,35家企業170762條產品信息
山東出臺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山東新型城鎮化將初步實現智慧化、綠
福建寧德在全省率先啟動市屬國企技能
近日,記者從寧德市相關部門了解到,寧德市以薪酬改革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啟動技能人才改革,實現市屬國企技能人才多勞多得,確保上升有通
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
為期一個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縣(市、區)
2021年福建石獅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
記者從石獅市市場監督部門獲悉,2021年,石獅市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其中,新增內資企業8309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戶、外資企業113戶、個體
“十四五”期間福建將推進醫保“八項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專項規劃》和《關于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