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機上的聊天工具,位置信息竟然被盜取了?乍一聽,你或許覺得不可思議,但這一幕正在真實發生著。前不久就有媒體曝光,不法商家通過破解聊天程序的位置信息防護系統獲得用戶的位置信息,并出售給調查或討債公司。一時間,用戶的隱私安全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熱點。智能互聯時代,用戶的信息安全究竟如何保護?數據使用的邊界到底在哪?需要引起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
利用聊天軟件動“歪腦筋”
據媒體報道,2018年1月,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曾接到陳某報案,稱討債人員利用手機定位軟件,實時定位到了他所用聊天賬號的位置并成功找到本人。陳某表示愿意還錢,但想弄明白自己究竟是怎樣被發現的。
事實令人吃驚。原來,不法分子專門針對手機即時通訊工具開發出了一款APP(應用程序),能夠破解聊天應用程序的安全防護系統,從而竊取用戶的位置信息,定位誤差僅20米至50米。討債人正是通過這款APP找到了欠錢的陳某。APP甚至“明碼標價”,若對方在線,定位1次僅需1元,不在線則需10元。對用戶安全至關重要的位置信息,被不法分子如此廉價地出售買賣。
利用聊天軟件動“歪腦筋”,背后隱藏的安全漏洞、可能造成的危害,實在不可小覷。記者嘗試在網上輸入相關關鍵詞搜索后,發現這種情況并不罕見。事實上,很多手機APP在使用時都會要求或者默認獲取用戶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是否得到妥善保護是不少用戶心中共同的疑問。專家指出,類似這樣非法竊取用戶信息的行為在技術層面并不難實現,這也對通訊類APP平臺的安全防護提出了新要求——必須有效防范黑客攻擊,保護每位用戶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運動打卡也能透露地理信息
其實,關于手機定位可能會泄露用戶隱私的事件并不新鮮,有些不只是關系到個人用戶,甚至會威脅到國家利益。比如,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步數和運動軌跡曾引領過社交軟件的新風潮。運動“打卡”,與友人分享并收獲“點贊”,甚至吸引更多親友加入進來,的確是一種兼顧健身與社交的好方法。然而,之前也曾發生過軍隊官兵“曬出”的運動軌跡中出現營區周邊地名、地標的案例,存有極大的泄密風險。由于不少計步軟件都是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統)來獲取和統計運動距離,若將分享的位置信息、活動范圍做比對,就有可能泄露所處位置。
除了位置泄露帶來的安全隱患,被推送廣告也令人不勝其煩。推特此前就曾披露,部分在iOS(蘋果公司的移動操作系統)平臺登錄多個推特賬號并在其中一個賬號選擇共享位置數據的用戶,其相關地理位置數據可能會被分享給推特的合作商,對方將接收到未經用戶授權的位置數據。
移動互聯時代,手機究竟掌握了多少用戶的位置信息?其中又有多少處于安全存儲的狀態?專家認為,雖仍有竊取用戶信息的個案發生,但互聯網安全近幾年取得的進步令人欣慰。
2018年,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互聯網數據研究中心就曾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對1100余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進行統計,從而評估APP的隱私安全。結果顯示,800余款安卓APP中未獲取隱私權限的僅占0.1%,但多數都在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截至2018年上半年,安卓APP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比例已降至5.1%。
平臺要確保用戶隱私不“裸奔”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互聯網公司在開發手機APP的同時,一定要確保所得數據的私密性,不被盜取和錯用,維護用戶數據隱私不受侵犯。
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第四十二條就明確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其收集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毀損、丟失。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個人信息泄露、毀損、丟失的情況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如今,互聯網在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不斷將用戶個人隱私上傳至平臺服務器,對這些內容若沒有加以足夠保護,相當于讓用戶“裸奔”,所帶來的便利也會被安全隱患沖抵。如果被不法分子竊取了公民位置信息并造成損失,APP平臺及相關服務提供商要承擔相應責任。
與此同時,用戶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也非常重要。客觀上,網絡環境下手機APP的安全漏洞很難100%杜絕,被攻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些軟件的權限也需要使用者來判斷是否開啟。用戶應該提高安全和隱私意識,仔細斟酌是否有必要賦予APP權限,在不需要時關閉GPS定位功能,做好自身網絡安全的“把關人”。
記者20日獲悉,為發揮好紅色電影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21年我省舉辦紅色電影展映活動近63萬場,觀影人數近1300萬人次。來自全省各
近日,遂昌育才高級中學學生李何其榮獲第3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金牌,并保送北大。近年來,遂昌大力實施教育提質行動,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21年,我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9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下同)增長29 6%,比2019年增長6 9%,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增速8 2
2021年,大連市生態環境部門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116個省級美麗宜居村污水和水源地規范化整治任務,完成15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2021年,大連市深入推進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實施網上辦十項舉措和容缺受理即來即辦秒批秒辦全程網辦,實現即來即辦事項達到40%以上、全程網
駕駛員于惠你好,請發9時15分2路線,請取33號車鑰匙。青島公交2路線駕駛員于惠完成面部識別后,面前的智能鑰匙柜自動開啟,于惠按照語音提
第五屆國際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暨國際公共藝術論壇系列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作為國際公共藝術領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國際公共藝術獎(IAP
青島機場集團透露,2021年,青島機場共完成貨郵吞吐量23 76萬噸,同比增長14 9%。其中,國際貨郵吞吐量為9 63萬噸,在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的情
2021年以來,濰坊市商務局助力外貿企業穩定發展,會同中國信保濰坊營業部,克服疫情不利因素,簡化業務程序,將2200余家小微外貿企業納入省
近日,記者從省藥監局區域檢查第四分局獲悉,2021年,威海、煙臺兩市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UDI實施率達到100%,35家企業170762條產品信息
山東出臺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
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山東新型城鎮化將初步實現智慧化、綠
福建寧德在全省率先啟動市屬國企技能
近日,記者從寧德市相關部門了解到,寧德市以薪酬改革為突破口,在全省率先啟動技能人才改革,實現市屬國企技能人才多勞多得,確保上升有通
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
為期一個月的文旅盛宴——2022中國·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正式啟動。新春文化旅游月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各縣(市、區)
2021年福建石獅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
記者從石獅市市場監督部門獲悉,2021年,石獅市新增市場主體32195戶。其中,新增內資企業8309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戶、外資企業113戶、個體
“十四五”期間福建將推進醫保“八項
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福建省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專項規劃》和《關于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