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緊急提醒!微信用戶注意,千萬別被套路了→
      發布時間:2023-04-25 17:39:11 文章來源:上海嘉定
      如今,不少人喜歡用微信刷小視頻然而,近日,多名讀者給上海辟謠平臺發來一些小視頻詢問它們的真實性經觀看

      如今,不少人喜歡用微信刷小視頻然而,近日,多名讀者

      給上海辟謠平臺發來一些小視頻

      詢問它們的真實性


      (相關資料圖)

      經觀看,這些視頻中,很多都是已經辟過甚至反復辟過的謠言,但依然在圈群中流傳。而且這類視頻有個共性——集中出現在一些知名度并不高的小視頻小程序中。這些小程序對謠言沒有門檻嗎?記者展開了調查。

      小視頻小程序謠言泛濫

      從讀者提供的謠言視頻看,大部分來自“票圈視頻”“小年糕”等小程序?!捌比σ曨l”和“小年糕”不僅有小程序,還有app以及與此相關的微信公眾號。據悉,這些小視頻小程序在老年人群體中較流行。

      “票圈視頻”中的謠言可以用“泛濫成災”來形容。例如,子虛烏有的“喜訊傳來!聯合國總部落戶中國”,被多家媒體辟謠報道的“手機充電時邊打電話邊喝水會引發爆炸”“市場上出現了人造雞蛋,成本只要1角錢”,將普京頭像、歌曲MV與歌手聲音剪輯在一起的“普京用中文唱中文歌”,等等。相關視頻有的屬于“一眼假”,有的被官方媒體辟謠,但票圈視頻仍舊放任它們傳播。

      “小年糕”里有大量的祝福視頻,但實際上是“毒雞湯”。比如,在“讓人永不生病的六個字,字字千金”視頻中,背景音介紹只要做到“笑、淡、舍、寬、容、德”這六個字,就可以永遠不生病,有違科學。類似的視頻還有很多,大部分都套上了“永不生病”“長命百歲”等說辭,忽悠老年人傳播。

      記者觀看發現,這類小視頻小程序不僅傳播謠言和偽科學,還充斥著大量封建迷信和毒雞湯,內容主要集中在老年人關心的健康養生、食品安全、國際局勢、歷史知識等領域。若老年人相信視頻內容,可能帶來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比如,不少視頻所稱的“民間偏方”并不能防病治病,還有些所謂的“生活訣竅”風險不小,比如鼓動觀看者自己用化學材料自制電蚊香液,等等。

      謠言視頻“套路”滿滿

      謠言視頻雖然內容繁雜,但“套路”卻出奇地一致,只要識別這五條“套路”,就能大致判斷視頻有多少可信度:

      一、制造危言聳聽的標題,是造謠者們屢試不爽的套路。典型標題套路有:“北京傳來大消息!”——實際是普通的新聞報道或政策發布;“喜訊傳來,大快人心!”——講述的卻是舊聞甚至假新聞;“太嚇人了!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一定要看”——介紹的是生活常識,但包含不少錯誤說法。

      聳人聽聞的標題或許能激發用戶的好奇心,誘導用戶點擊,但內容或是被夸大,或是本來就是胡編亂造,不能輕信。

      二、東拼西湊、斷章取義。謠言視頻制造者將不同的內容拼湊在一塊兒,加上后期解讀,顛倒黑白,有時結論越離譜,傳播效果反而越好。例如,在“市場上出現了人造雞蛋,成本只要1角錢”的視頻中,前半部分是實驗人員在實驗室中制作沒有蛋殼的人造雞蛋模型,后半部分卻嫁接了正常的雞蛋場生產流程,讓人誤以為是在規?;a人造雞蛋,這明顯誤導了用戶,就是為了博眼球,增加點擊量。

      三、造謠者將毫不相干的圖片、視頻和文字惡意剪輯在一起,混淆視聽。最常見的套路就是把名人圖片和與之不相關的內容嫁接,制造假新聞,經常被張冠李戴的名人中既有外國政要,也有科學家、主持人等。

      四、健康養生、生活妙招等內容用戶喜聞樂見,但其中充斥著大量偽科學。最典型的標題就是:“吃xx食物會致癌/防癌/抗癌”“做xx動作可以預防疾病/治療疾病/導致生病/不導致生病”“為了家人的健康,一定要/不要這么做”等。實際上,疾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謠言視頻中把疾病歸因于單一因素,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網傳諸多預防疾病、抗癌防癌的民間偏方,很多都沒有科學依據。這類視頻制作者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制作出大量偽科學視頻,大肆傳播。

      五、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發現,謠言視頻的像素一般不高。因為大都不是一手拍攝的素材,而是東拼西湊的結果。加上部分造謠者文化水平不高,常出現錯別字和語病。

      誰來約束小視頻小程序?

      那些烏煙瘴氣的內容是如何出現在這類小視頻平臺上的?記者發現,與小程序制作方和小程序平臺都有關系。

      記者下載“票圈視頻”app,在“創作者激勵計劃細則”中看到,發布謠言或不實內容、標題夸張、題文不符、封面與內容不相關、發布已過時效內容、音畫低質等被會認定為違反法律法規的內容。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平臺并沒有按照細則進行內容規范。

      記者加了票圈客服微信,咨詢什么樣的內容會被推薦到首頁,客服回復:“視頻內容優質,工作人員會進行首輪推薦,如果用戶的贊藏評論效果好,系統會進行下一輪推薦,將很有機會上首頁熱門”??头€提醒:“平臺目前老年用戶居多,建議往老年化的視頻方向多嘗試一下?!?/p>

      但在記者看來,票圈視頻首頁上的內容并非優質內容,為什么還會被推薦到首頁?或許,客服的“善意提醒”透露了答案:只要能投老年人所好,至于內容是否準確,都有機會得到推薦。

      記者還發現,這些小視頻小程序雖然有舉報選項,但入口很深,普通用戶基本找不到;可如果想分享小視頻,卻能一鍵轉發。也就是說,如果觀眾發現內容造假,卻無法及時向小程序投訴舉報。那么,如果平臺不對內容進行審核,又有誰來監督小程序里的謠言呢?同時,作為為這些小程序提供平臺的微信,是否也要承擔對應的責任呢?

      關鍵詞:

      樂活HOT

      娛樂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