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密鄉村教師李濟遠、單美華夫婦開辦寶德書院已近十年。作為全國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李濟遠向法制文萃報記者慨嘆:“最幸福的就是追夢的過程。”他形容閱讀推廣“就像是做一場拔河”。
鄉村教育,離不開扎根大地的磅礴偉力。寶德書院的實踐和探索對鄉村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資料圖】
李濟遠(左一)正在農家書屋指導孩子們讀書學習 (受訪者供圖)
□ 記者 馬霞
陽光追逐著一群可愛的孩子,藍天下和他們一起玩著“跳格子”的游戲。這里是山東濰坊高密市經濟開發區馮家莊村,一個擁有220戶、810口人的村子。循著書香和孩子們的笑聲,即便不識字也能輕易找到這里。孩子們腳下的地面,常年畫有大大小小的格子,他們身后的屋墻上,掛滿了橫的豎的、長的方的各種牌匾,諸如“高密市寶德書院”“鄉村教育書院”“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復興少年宮”“高密市四點半學校”“高密市文藝志愿服務站”等。
要進書院了,一個小姑娘落在后面,順手輕撫著路邊一叢頑強盛開的黃秋英。
“人生天地間,立身德為先……進取善用勤,弘毅仁孝遠。應憐家鄉水,聽我勸少年……”寶德書院童聲朗朗。榮獲山東省“三八”紅旗手、“齊魯最美教師”稱號的單美華老師辭言嫻雅,引領孩子們誦讀著書院自編的《寶德童蒙錄》。
德行四方:
書院創辦當年即被納入農家書屋工程
寶德書院四壁皆書。書架、屋頂、窗臺上插了不少小小的國旗。陽光透過綠葉,照得旗上的五角星越發燦爛。墻上有孔子畫像,大幅書法“無私為公,有德乃寶”彰顯著興辦書屋的初衷。
在書屋最里面,榮譽證書足足占去了半面墻:中宣部“雙服務”先進集體、全國示范農家書屋、全國家庭親子閱讀體驗基地、濰坊市閱讀推廣大使等,榮譽指向寶德書院的主人、鄉村教師——李濟遠、單美華夫婦。
李濟遠自師范學校畢業后返鄉執教。夫婦二人都是語文教師,分別就職于山東濰坊高密市張魯小學和高密經濟開發區馮家莊小學。說起創辦寶德書院,李濟遠告訴記者,2013年五一假期,他們學校有小學生在河邊玩耍時發生安全事故,促使他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李濟遠使命感之萌發,可以追溯到2008年“續譜”時知曉祖輩輝煌的一刻。李濟遠高祖李符道,在清代末年曾是遠近聞名的鄉賢,以“書香繼世,德行四方”為家訓創辦私塾“寶德齋”。
李濟遠追慕先祖之風久矣。為興辦寶德書院,夫婦二人騰出婚房,借住到二叔家,還特意到民政部門,將寶德書院申請注冊為民間非營利性組織。平時下班后,他們在書院輔導孩子們功課、講授國學,家中的老人主動擔負起后勤、安保工作。等最后一個孩子被家長接走,常常已過晚上9點,飯也顧不上吃。
他們以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村民郭宗芹的孩子李萱放學后經常到寶德書院。來書院一年,孩子變得熱心開朗,母親節還給郭宗芹送了花。村民劉付美的女兒曾是書院第一批學生,之后又把孫子送到了書院。
于疃村的文藝苗子李雪梅遭遇家庭變故,書院為她的學習、排練提供便利與支持。她的節目上了電視,還在單老師指導下,寫成《我為“高粱紅了”馬拉松比賽鼓掌》一文,發表在省級刊物上。
寶德書院創辦當年,便被納入農家書屋工程統一管理。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下,寶德書院目前已有4間教室和整個院子,可供閱讀空間200余平方米。配備有電腦、空調、音體活動器材、圖書數字管理設備、多媒體教室等硬件設施。圖書也從最初的幾百冊到現在擁有2 萬多冊,上千名孩子曾在這里讀書學習。
播撒夢想:
以父母之心做教育,把家辦成孩子們的樂園
李濟遠常以詩言志。記者梳理其詩作發現,寶德書院開辦三年后,李濟遠平生首次走出了山東。2016年5月14日,京城夜雨,這位等待領獎的農家書屋管理員徹夜難眠,起而作詩曰,“夜雨京城常反側,家鄉厚愛最動人”。
經歷過“書荒”年代的“洗禮”,李濟遠很遺憾自己的童年買不起書。他說,他“使勁給兒子看書,把書屋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以父母之心做教育,以家長之心辦書屋”。
讀書,是親近偉大的靈魂,是播撒夢想的種子。然而開辦書院并非想象中的一帆風順。李濟遠最忙時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很難想象清瘦如他,在當時,即第一個假期驟然憔悴了十多斤。“走路時會感到眼前發黑。后來經過調養、加強鍛煉才好轉。”李濟遠說,“我打拳、練吉他,對夢想始終沒有放棄。”
單美華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但她堅持書院授課。夫婦倆還承包了村里的14畝土地,決心為了孩子們,再難也要把書院辦下去。其執著與樂觀,在李濟遠詩作《書院學農拾趣》中一覽無余。詩云,“耕讀雙修前賢訓,半學儒生半學農。晨興踏露勤稼穡,夜話歌賦與金經。陋室笑容俗共雅,膠河信步雨兼風。閑看小院豐五谷,醉臥書香翰墨中”。
記者觀察書院架上,有孩子們制作的一排排高密“叫叫虎”泥塑,五顏六色格外養眼。書院陳設另有高密撲灰年畫、剪紙“福”等民間藝術品。
“這里的學習不以文化課為主。”李濟遠向記者介紹,在充分發揮教育特長輔導孩子寫作、練字的同時,書院開設了舞蹈、武術、快板等特色課程,包括撲灰年畫、剪紙、泥老虎、茂腔等高密“非遺”項目教學內容。按李濟遠的恩師崔志亮先生的說法,他是把自己的家“辦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今年國慶期間寶德書院最打眼的,當屬李濟遠在講壇上特意掛出的大大的國旗,以及農家書屋全國統一標識——圓環形,主色調為紅色,圓內圖案象征圖書與書屋雙重含義。
以此為背景,10月2日和3日,當地知名泥塑藝人姚靈杰先生、知名剪紙志愿者鞠美蓮、孫玉芹和王玉等人先后前往寶德書院,分別進行了國慶專題教學,一張張孩子的笑臉上貼有心形的“國慶紅”。
書院經常與時偕行,結合實際給孩子們講解時事。比如疫情防控以集體利益為重;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不止于背誦,而是結合家鄉特點以及時代內涵。
記者審視書屋最近舉辦的“我的書屋我的夢”專題創作,孩子們的奇思妙想令人稱奇。畫作上常常出現農家書屋的標識:荊悅茹的書屋帶幾個門洞,像故宮,而標識掛上了云端;李蕓姝的標識則在山野田間,書像蝴蝶展翅;朱禹丞的書屋像是倒立著的一組削好的紅黃藍鉛筆,上有窗口透出亮光……
李濟遠向記者慨嘆:“最幸福的就是追夢的過程。”
目前,高密當地愛心人士已在全市各鄉村相繼建設“寶德書院”仁和館、膠河館、柏城館等9處分院。
品牌書屋:
特殊借書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書籍是文明的載體,沒有傳播就沒有充沛旺盛的生命力。
自2018年開始,寶德書院成為高密市圖書館創新服務窗口。
說起高密人對于讀書的熱情,高密市圖書館館長臧柏遠向法制文萃報記者介紹,有一位長期讀者,每次去都會拿出20張借書證,把能借的書都“借完”;高密是莫言的家鄉,莫言寫的書,因為發生過被讀者長借不還的情形,高密市圖書館特意單獨留存一套,規定只允許放館里,讀者可以查,但不外借。
2019年以來,高密市嘗試統籌建立農家書屋日常管理志愿服務人員臺賬,號召退休老干部、老教師、文藝愛好者及村里有威望的農民志愿者參與書屋管理,為全市590多家書屋聘任了專兼職志愿管理員,打造了像馮家莊村、柏城村、茌一村等一批品牌示范書屋。
臧柏遠告訴記者,他們特意給李濟遠辦了一張借書卡,“可以一次借600本書”。
高密市文化和旅游局倡導全民閱讀,堅持“以人為中心”。重視特殊群體,建設有聲書屋,開設視障閱覽室、親子圖書屋、農民工書屋等公益閱讀場所。舉辦各種活動,為服刑人員、羈押人員、戒毒人員和社區矯正對象制定閱讀計劃。
在高密,個人圖書館比較多。臧柏遠說,高密的特點就是做公益的人多。有8家書屋因個人行為都掛上了農家書屋的牌子,把書放他們那兒,借閱量就上去了。
臧柏遠經常利用節假日開車送書下鄉。針對有的鄉鎮農家書屋沒有專門的管理員、影響借閱量問題,臧柏遠分析說,這跟經濟有關,當然也取決于領導的重視程度。臧柏遠介紹,市圖書館每年進40萬元左右的書,書可以直接進入農家書屋,二者借閱可以“直通”。
言及個人閱讀經歷,臧柏遠自認深受傷痕文學影響:“至今印象最深刻也一直沒理解的小說是張賢亮的《習慣死亡》。”《習慣死亡》是一部反映中國知識分子心態的長篇小說,在意識流、象征等因素下,不乏批判意蘊。
“作為一個農村孩子,在那個書籍匱乏的時代,能有這么多書讀,主要得益于當教師的哥哥。”臧柏遠說,“我父母一個字也不認識,但他倆重視教育。”
7月14日,高密市文化和旅游局為膠河社區謝家屯村農家書屋捐贈圖書600余冊。謝家屯村老年活動中心有150平方米左右。該村第一書記焦強接受法制文萃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中心由老黨員管理,一般是周六、日開放”。住在村里、能出門的老年人有五六十人,孩子們也會到中心來看書。
高密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于義表示,送書下鄉,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應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知行合一:
牽手志愿者,成為共建文明鄉風示范窗口
在山東省委宣傳部、濰坊市文旅局、高密市文旅局等部門的共同幫助和指導下,寶德書院,這個小小的農家書屋已經成為共建文明鄉風的示范窗口,更是許多人眼里可望可及的“詩和遠方”。
2021年暑假,共有八支團隊100余名志愿者走進寶德書院。青島農業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武昌理工學院三所大學在寶德書院設有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11月20日,周六,在寶德書院門口,志愿者劉君老師、譚海霞老師等教孩子們一起學打太極八式、閱讀等課程。這天,醴泉中心學校的調研團老師們組團前來書院交流互動,教師志愿者們贈送了跳繩、球拍、書籍等物,孩子們則送上了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
寶德書院開發了“知行合一”研學課程,舉行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新春燈會、義務植樹、捐助殘疾女孩、莫言家鄉一日游等活動。
在《庚子小滿與鄉賢為波、為倉昆仲暢敘有懷》一詩中,李濟遠直抒胸臆,“但使華年如小滿,平生道義兩肩當”。
有企業提出捐資,被李濟遠夫婦婉言謝絕,實在盛情難卻的,就讓對方換成了書籍、桌椅等實物。
“淡看浮名君最美,人間公益永無前”。這是2016年4月,夫婦喜結連理十六年時,李濟遠感懷而作。教學之余,夫婦二人承擔起了更多的社會公益活動。
從李濟遠《庚子戰“疫”三首》題目,可知李濟遠積極參與抗疫行動,如《正月初六午夜村卡防控值勤歸途拾句》《正月初七詠村民寶貴、文龍父子同當防控志愿者》。后者云,“時艱運逆識臣日,最是窮危見英雄”。其《正月初七午夜寶金弟電聯翌日送口罩防疫有懷》寫道,“仁里逢君尤幸甚,酬身公益笑新風”。
行動詮釋責任,議案彰顯擔當。2018年1月,單美華老師當選為山東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單老師提交的議案包括《關于社區開辦四點半學校的建議》《關于建設濰坊-高密-青島地鐵的建議》《關于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建議》等,實現了由“榮譽型”代表向“責任型”代表的成熟轉變。
書屋賦能:
希望更多人關心鄉村建設和發展
11月27日,星期天。李濟遠響應疫情期間活動暫停的通知,在線上敦促大家完成閱讀任務。
李濟遠告訴記者,本來他計劃結合世界杯的舉辦,在當天組織孩子們畫吉祥物,觀賞經典鏡頭,以了解足球競技及其未來發展,體會民族責任和使命感。
身為全國“鄉村振興十大閱讀推廣人”,李濟遠深感痛心的是,青少年沉迷手機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書院最初成立時,有過特別任性的孩子,沉迷手機走不進(書屋)來,上學都成問題,靜不下來。”李濟遠說,“好在后來再沒出現這種情況。”
如何提高孩子的內驅力?李濟遠認為,“通過閱讀,植入美好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在正能量傳遞、引領下,學習踐行核心價值觀”。
李濟遠形容閱讀推廣“就像是做一場拔河”,需要各方合力——來自政府的、社會的,各部門需協作,加強監管。教育部門應帶動孩子們多參與公益、體育活動。“要形成共同關愛的環境;家長、老師要做好榜樣,營造家庭氛圍;多組織線下活動,盡量多一些社會實踐。”李濟遠說。
拔河,迸發的是力量,拉近的是人心;拔河更是持久戰,只有團結堅韌,“洪荒之力”方顯氣勢如虹。
李濟遠《壬寅元日有懷》詩云,“祖業承傳仁里助,相逢夙愿慰書香。微行厚愛德鄰濟,敢向流年惰寸光”。
李濟遠每周都要為孩子們薦書。他很看重中小學生閱讀書目,對與教材有關的書非常慎重,都要先“學習”一番。“語文老師本身就應該是閱讀推廣人。”李濟遠道。
記者問李濟遠最近的閱讀書目,李濟遠說,“主要是歷史方面的,有《明朝那些事兒》,有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小兒科’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等”。
李濟遠引導孩子們做閱讀推廣人,注重帶動學生家長閱讀,以積分制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促進親子閱讀。寶德書院已為千余名孩子和家長辦理了免費借書證,并倡導每個家庭每月平均借閱 2本書。
書屋開辦以來,夫婦二人先后投資幾十萬元,義務輔導周邊十幾個村居的孩子,考上中職學校的數十人,進入大學者十幾人。
李濟遠向記者表示,現在他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為書屋賦能,比如編程、機器人方面的內容,還有,如何更好地搭建閱讀平臺。李濟遠說,他也教孩子們國畫、吉他、口琴,但個人能力有限,“希望有更多的人關心鄉村建設和發展”。
李濟遠的兒子李德是公費師范生,已上大四,是書屋的大學生閱讀推廣人。記者問起李德的志向,李濟遠說:“他也將回鄉,做一名鄉村教師。”
繼8月11日、14日連續兩次召開電力保供工作緊急視頻會議后,8月15日,四川再次召開電力保供調度會。記者從會上獲悉,預計全省最大用電負荷將
今年以來,四川積極擴大能源領域有效投資,前7月能源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93億元、同比增長4%。8月15日,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前7月煤炭類
8月15日,全省防汛減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深刻汲取彭州8·13山洪災害教訓,分析研判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8月9日,攀枝花技師學院實習工廠里,焊花四濺,機器聲此起彼伏。身穿工作服的教師周樹春,在一間間操作室里進進出出,指導學生們焊接。過去
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上半年全省物流需求平穩增長,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全省社會物流總額64096 2億元,同比增長4 4%;全省物流業總收入為2270
在全球最大地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掘進機生產計劃已排到年底;千億級工程機械產業園區邊建設邊生產,打造智能制造標桿……時已立秋,三湘大
上猶縣水巖鄉衛生院醫生蔡昌才驅車前往金盆村為村民駱運招治病。以往,每月去醫院就診不僅路途遠,還要排隊。這幾年有了家庭醫生后,直接送
今年2月以來,省藥監局深入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堅持問題導向,以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排查風險隱患為手段,推進專項整治行動
沒想到,現在直接在窗口就能辦理,真是太方便了。蔣瓊在九江市經營一家造型工作室,近期有意擴大生意規模,需要資金周轉。她帶齊資料來到九
記者從新余海關獲悉,今年上半年,新余市外貿取得了較好成績,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184 3億元,同比增長84 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4 9個百分點
作為南昌市第二季度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之一,南昌數谷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計劃2024年5月完工交付使用,擬引進字節跳動、華為(南昌)工
淮南市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頒發了第一張淮南市高層次人才優才卡。為深化我為人才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高層次人才服務保
連日來,宿州市埇橋區不斷細化各項工作舉措,壓實防汛各項責任,提升應急救援保障能力,筑牢防汛安全堤。目前,該區防汛物資已儲備到位,全
近日,無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無為市福渡鎮人民政府在無為潤峰中海置業有限公司項目部現場舉行交地即交證頒證儀式,標志該市交地即交證優
設施齊全的衛生食堂、水沖式的獨立衛生間、樓道墻體粉刷一新的宿舍……走進安徽省全椒縣武崗學校,已經運行滿一年的農村特色寄宿制學校成果
安徽安慶市正式成立“老年助餐慈善基
記者日前從安慶市民政局獲悉,該市慈善會近日設立老年助餐慈善基金,共同守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該基金專項用于資助城鄉社區老年食堂、社
安徽淮北積極落實2022年電網防汛度汛
近日,國網淮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來到110千伏中泰變電站開展防汛隱患排查。該公司積極落實2022年防汛度汛措施,提前細化應急預案,推進極端
安徽全椒縣完善拓展人力信息資源助企
今年以來,全椒縣不斷完善拓展人力資源信息庫、勞務對接信息庫、企業用工需求信息庫三庫信息資源,已摸排400多家次企業缺工崗位信息1 2萬個
宿州市埇橋區柔性引進博士推進鄉村振
宿州市埇橋區實施博士匯工程,柔性引進29名博士擔任副鄉鎮長或園區副主任,他們將為加快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強化智力支持。目前,博士專
安徽印發出臺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
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省政府印發《安徽省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方案》,明確從編制2023年預算起,在全省范圍內全面
5月份安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
近日,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發布了我省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統計數據。統計顯示,我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 3%,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 4個百分
安徽多種方式引導群眾防范非法集資風
合肥地鐵1號線、3號線上滾動播放防范非法集資宣傳視頻,淮南市發布《致老年群眾的一封信》……6月份是一年一度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月,今
鐵路部門持續加大長三角地區運力投放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隨著上海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為進一步適應旅客出行需要,助力復工復產,鐵路部門自6月10日起持續加
安徽六安持續精準施策全力促進工業發
六安市與蔚來汽車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智能電動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園區。該園區一期計劃2023年上半年投產,建成后將具備年產30萬噸鋁壓鑄產能,
安徽淮北全力維護外賣送餐員合法權益
為切實防范化解新業態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強化外賣送餐員權益保障工作,淮北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全力維護外賣送餐員合法權益。淮北
湖南漣源開展專項行動一對一為企業紓
位于漣源市的湖南三合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兩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生產聚氨酯和巖棉復合板。因產品升級與產能擴充,急需新增兩條生產線,
湖南藍山縣進村入戶排查整治自建房安
老叔,這棟房屋墻體有開裂痕跡,要維修加固,安全重要!5月20日,藍山縣塔峰鎮果木村,黨員干部上門開展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連日來
一季度湖南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
近日,湖南省工業通信業節能監察中心發布一季度全省六大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耗統計監測報告。據該報告,一季度全省146家主要高耗能企業的萬元
濟南起步區一年來累計簽約優質項目11
萬里黃河第一隧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建成通車,占地4000余畝的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產業園加快施工……記者21日采訪獲悉,建設實施方案獲批復一
山東發布通知啟動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部署開展傳統民居保護利用試點工作。此次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