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eaqi"><button id="yeaqi"></button></li>
  • <fieldset id="yeaqi"></fieldset>
    <fieldset id="yeaqi"><table id="yeaqi"></table></fieldset>

    •  

      環球速遞!激活基層“法治細胞”
      發布時間:2022-09-12 07:43:33 文章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本報記者吳曉鋒戰海峰“有個爺爺他姓德,來到法家成貴客,兩人就像親兄弟,朝夕相處很親熱。德法相伴生活美,共同努力搞建設。”這是重慶市巴南

      □ 本報記者 吳曉鋒 戰海峰


      【資料圖】

      “有個爺爺他姓德,來到法家成貴客,兩人就像親兄弟,朝夕相處很親熱。德法相伴生活美,共同努力搞建設。”

      這是重慶市巴南區界石鎮暢想社區廣為流傳的“德法兒歌”,在將“德法兒歌”作為法治宣傳教育重要舉措的暢想社區,這樣的兒歌已經創作了500余首。

      開設鄉村法治專欄、培養鄉村“法律明白人”、法律顧問進萬家、鄉村企業法治體檢……近年來,重慶市司法局堅持把推進法治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的重要抓手,通過激活基層“法治細胞”,提高了全市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增強了廣大農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智慧司法澆筑鄉村振興的堅實基礎

      近日,兩江新區司法局在市司法局統籌部署下推行“村居法律顧問服務平臺”,著力做好智慧化社區法律服務工作,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為了讓“村居法律顧問服務平臺”真正推廣落實到位,兩江新區司法局組織各司法所工作人員、全體村居法律顧問共計40余人參加培訓會。

      “‘村居法律顧問服務平臺’的推行,將會極大地滿足群眾各方面的法律需求,轄區居民群眾通過手機,即可享受全時段、全地域的優質公共法律服務。”兩江新區司法局負責人表示。

      “村居法律顧問的值班‘坐診’,對村(居)重大工作事項進行法務把關,增強了我們基層組織依法辦事、依法決策、依法自治、依法治理的觀念和能力。”重慶市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光榮坡社區書記陳紫娟說。

      在重慶,村居法律顧問不僅將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送到轄區居民家門口,還提供線上“一對一”在線咨詢。居民通過“重慶村居法律顧問”小程序,找到轄區對應法律顧問,可以足不出戶享受免費法律服務。

      近年來,重慶市司法行政系統通過全面建成規范化實體平臺、持續優化12348熱線服務、迭代升級12348重慶法網,為鄉村群眾提供了及時便捷、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務。村民可以通過從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快速而高效地獲得想要的法律服務。

      目前,重慶41個區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1031鄉鎮(街道)工作站全部達到規范化標準,實現線下“半小時”服務圈。村民亦可通過“重慶村居法律顧問”“重慶市人民調解”等App獲得線上“全天候”法律服務。

      多維服務打造鄉村法治的強勁引擎

      提升基層尤其是農村地區的法治水平,法律服務人才資源不可或缺。

      近年來,為統籌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公證、司法鑒定、司法所、人民調解、村(居)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等各類法律服務資源,鼓勵、支持、引導其向鄉村地區群眾提供形式多樣、即時可得的法律服務,重慶司法行政系統相繼推出了“法律顧問進萬家”“鄉村企業法治體檢”“公證服務進農村”“一站式矛盾多元化解平臺”等舉措,致力于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提高鄉村自治效能。

      在大力推進“鄉村企業法治體檢”和“公證服務進鄉村”等工作中,重慶司法行政系統組織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采取擔任法律顧問、集中聯系走訪、組建下村團打包對接等方式,服務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種植養殖大戶、鄉村旅游食宿經營者等1萬余家,為838家鄉村企業進行“法治體檢”,宣講涉農法律政策300余次,對企業負責人和員工進行法律培訓,指導企業依法合規經營管理。

      法治在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對基層社會治理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開展鄉村振興助力工程,服務村居治理工作,重慶司法行政系統致力于提高鄉村自治效能。今年以來,重慶把3833名村干部作為鄉村法律實用人才培養對象,通過“千所萬村”行動,1034個司法所累計舉辦村(居)委法治課堂6200余場次,協助村(居)處理各類村務1900余件次。

      今年以來,重慶全市村(居)法律顧問開展各類法治講座和咨詢服務活動4600余場次;辦理涉農法律援助案件1.32萬件,為受援人挽回損失或取得利益1.66億元,辦理農民工欠薪案件6253件,追討欠薪7106.08萬元,有效保障農村經濟困難群眾和特殊案件當事人合法權益。

      此外,重慶全市已經設置鄉鎮調委會795個,村居調委會8038個,鄉鎮和村居專兼職調解員共計46228名,律師、大學生志愿者、區縣本土公益人士法律宣講團45個,健全基層法律服務組織,為鄉村振興提供法律支持。

      普法陣地激活法治宣傳的時代偉力

      “鄉親們!村委會門口演出開始了!”近日,江津區李市鎮黃桷村村委會門前熱鬧非凡。一場名為“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群眾法治文化活動在這里舉行,吸引了村民前來觀看。法治文藝宣傳小分隊將音樂快板、小品、詩朗誦等法治文藝節目搬上舞臺,讓村民在觀看演出的同時學習相應的法律法規知識。

      這樣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在重慶鄉村還有很多。近年來,重慶司法行政系統通過制作面向基層群眾的法治宣傳音頻“民法典與百姓生活100問”、法治宣傳小冊子、系列海報、普法視頻等法治文化產品普及法律知識,利用法治院壩會、“村村通”廣播、社區“小喇叭”等形式送法到鄉村,融入群眾日常生活。今年以來,共發放宣傳資料200余萬份,覆蓋人數達100萬人次。

      在璧山區,持續開展市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大力推進“一村(社區)一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廣泛開展法治宣傳進農村、法治文化基層行等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實現了農村法治鄉村建設有形化以及法治文化陣地村(社區)全覆蓋,做到了讓農村群眾“抬頭見法、駐足學法、心中有法”。

      近年來,重慶各地鄉村普法活動正有序展開,鄉村普法陣地也在建設過程中。目前,重慶市所有村(社區)實現兩塊以上法治宣傳專欄,建成8000個農家書屋法治圖書室(角),新增普法圖書1萬余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各村(社區)打造出小馬工作室、鄉賢評理堂等法治宣傳場所。

      近日,為了更好地滿足鄉村群眾的法治需求,加強鄉村治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慶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市司法局、團市委聯合舉行2022年重慶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暨鄉村振興法治護航活動啟動儀式。

      為培育鄉村普法力量,重慶市司法局深入實施“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深化農村普法骨干大培訓,舉辦包含農村“兩委”干部、“法律明白人”等農村骨干的法治培訓。據了解,目前已有3萬人次參加法治培訓。

      與此同時,重慶市通過推動市律協選取4個區縣5個鄉鎮打造法治鄉村示范點,組建“重慶市鄉村振興法治護航法律服務團”,設立“重慶市鄉村振興法治護航法律服務室”,舉辦“法治護航鄉村振興研討會”和線上舉辦“法治護航鄉村振興知識競賽”活動,多元化宣傳法律知識,推動法律服務典型示范工作。

      重慶市司法局局長種及靈說,近年來,重慶市司法局統領轄區內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不斷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在創新基層治理機制、擴充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和推進化解矛盾糾紛等方面創新實踐,以新時代法治基層服務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樂活HOT

      娛樂LOVE